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213篇
基础科学   32篇
  170篇
综合类   2115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239篇
畜牧兽医   2869篇
园艺   220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旨在探究宿主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10,PDCD10)通过抑制Ⅰ型干扰素表达进而促进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复制。首先,本研究验证了过表达和沉默PDCD10对FMDV复制的影响,接着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探究PDCD10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PDCD10对Ⅰ型干扰素通路下游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转录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表达PDCD10显著促进FMDV的复制,沉默PDCD10显著抑制FMDV的复制。与对照相比,过表达PDCD10后感染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的细胞培养液上清液显著促进FMDV复制,进一步,PDCD10显著抑制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以及NF-κB的激活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PDCD10负调控Ⅰ型干扰素通路信号分子转录,最后还发现PDCD10负调控Ⅰ型干扰素下游ISGs转录。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PDCD10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省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流行及其VP2基因变异情况,2017—2020年,在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红河州、玉溪市等家禽养殖密集区的89个鸡场,采集422份疑似病鸡肝脏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CAV核酸。结果显示,检出阳性245份,平均阳性率为58.06%;不同年份的CAV核酸阳性率为53.61%~60.91%,不同区域核酸阳性率为51.68%~63.52%。对3份CAV阳性样品进行V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99.8%,与参考毒株1852TW和N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99.8%,均属于GroupA分支。结果表明:云南省普遍存在CAV感染,且感染较严重;VP2基因仍可作为PCR病毒核酸检测的首选目标基因。通过加强鸡群CAV监测,淘汰阳性鸡群和结合疫苗免疫,可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麦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β-葡聚糖积累特性,及淀粉各组分与β-葡聚糖的关系,以2个皮大麦、1个裸大麦和1个糯裸大麦为试验材料,测定花后7、14、21、28d淀粉各组分及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甘啤6号淀粉各组分含量随灌浆推进均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甘垦啤7号和甘垦6号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花后21d有1个峰值。糯大麦C 2-1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非糯大麦;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整个灌浆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β-葡聚糖含量均随灌浆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成熟期含量最高;整个灌浆期糯大麦C 2-1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与β-葡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作为高β-葡聚糖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直链淀粉、β-葡聚糖最终积累量与积累起势与有效积累时间有关,支链淀粉最终积累量取决于最高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建立测定奶牛血清中代谢产物β-羟丁酸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将奶牛血清样品用甲醇除蛋白,上清液经氮气吹干,残渣进行硅烷化衍生后,用GC-MS仪全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测定血清中β-羟丁酸的线性范围为0.05 mmol/L~8 mmol/L,相关系数R=0.9995,检测限为0.03 mmol/L,定量限为0.05m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5.7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0%~99.91%。表明该方法能简便、快速、有效地分离并定量检测血清中的β-羟丁酸,可以作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相似文献   
8.
9.
杨敏  王军 《猪业科学》2019,36(9):120-123
铁是畜禽必需的微量元素,机体铁含量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新生仔猪需要及时补充铁元素才能防止其贫血。随着饲料、营养科技的进步,尽管很多研究试图通过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高剂量有机铁来防止仔猪贫血,从而省去或减少肌注补铁,但在养猪生产上防止新生仔猪贫血的首选依然是肌注补铁。因此,文章综述了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肌注补铁的铁源、剂量、时间以及肌注补铁是否可被口服补铁替代等方面内容,旨在为养猪生产中如何防止仔猪贫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卢锐生 《兽医导刊》2020,(2):157-157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马传贫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马属传染性疾病,此病以马属动物易感,除马属动物外,其他动物无易感性.此病在国内的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多次流行,对畜牧养殖产业的影响较大.后期此病得到控制,但是仍然有零星发生,危害禽畜养殖产业较严重.文章本着科学防病的理念,从此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综合防治措施等等,就此病的控制做要点阐述,为今后科学控制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