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2):59-59
中文通用名称:烟酰胺英文通用名称:boscalid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理化性质:烟酰胺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142.8~143.8℃;分解温度:300℃;蒸汽压(20℃):7×10-4mPa;溶解度(20℃,g/100mL):丙酮16~20,二氯甲烷20~25,乙腈、甲醇4~5,乙醇6.7~8,正庚烷、正辛  相似文献   
2.
林可霉素在饲料中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林可霉素在配合饲料中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经浓缩、溶剂转换.制成试样溶液,再用藤黄微球菌作为检定茼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林可霉素在0.15-2.4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1)。配合饲料中3种添加浓度1.00μg/g、400μg/g、8.00μg/g的平均回收率为80.2%(n=9)。RSD分别为5.7%、4.2%、2.2%(n=3)。  相似文献   
3.
球痢灵(D.O.T.)是一种防治鸡球虫病的优良药物,它的化学名称叫3,5-二硝基-邻-甲基苯甲酰胺(3,5-dinitro-o-toluamide)。在国内,此药已由我校完成小试,目前正由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进行中试,并计划准备投产。球痢灵的起始合成原料是邻-甲基苯甲酸,先经硝化反应制得中间体3,5-二硝基-邻-甲基苯甲酸,再经酰氯化和氨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提取小麦植株中的吡虫啉,添加回收率结果表明,甲醇提取吡虫啉添加回收率64.68~97.15%,低于二氯甲烷提取吡虫啉添加回收率102.25-105.24%;测定小麦中吡虫啉含量时二氯甲烷提取吡虫啉的量高于甲醇提取的量,为甲醇提取量的10-12倍:用二氯甲烷提取吡虫啉比甲醇提取吡虫啉操作简单,提取杂质少,可以作为小麦植株中吡虫啉提取的快速高效的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尔泰瑞香二氯甲烷提取物(Da-Dm)的体外抗炎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1、6、30 μg/mL)的Da-Dm作用于脂多糖(LPS,1 μg/mL)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Da-D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量。以维生素C为对照,采用FRAP法、DPPH法评价Da-Dm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Da-Dm在浓度为30 μg/mL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与LPS组比较,1~30 μg/mL的Da-Dm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NO、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Da-Dm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的IC50为318.1 μg/mL,在FRAP实验中其对Fe2+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Da-Dm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它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O、IL-1β、IL-6和TNF-α的释放有关。Da-Dm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水乙醇、正己烷、二氯甲烷萃取同一饲料香味剂,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并用外标法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对比3种不同溶剂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对饲料香味剂中主要成分的回收率以二氯甲烷最高.  相似文献   
7.
噻虫胺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0):64-64
理化性质: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纯品外观为白色结晶体;熔点:176.8℃:蒸气压(20qC):3.8×10^-11Pa;溶解度(g/L,25℃):水中0.327(20℃),乙酸乙酯中2.03.正庚烷中〈0.00104,二甲苯中0.0128.二氯甲烷中1.32,辛醇中0.938,丙酮中15.2.甲醇中6.26。  相似文献   
8.
二氯甲烷是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中常用于甲胺磷残留提取的溶剂,但试验发现,低浓度甲胺磷会在二氯甲烷溶剂中迅速降解,2.1mg/L的甲胺磷二氯甲烷溶液中甲胺磷在配制后7h全部降解,而同样浓度的甲胺磷在丙酮中则相当稳定,463h后仍未见降解迹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桑叶正己烷提取物、桑叶二氟甲烷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对桑叶正己烷提取物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叶正己烷提取物、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桑叶正己烷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7.11 mm,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7.09mm,而桑叶正己烷提取物与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肥力对各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有效指导小麦品种选育及推广,对于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不同年代主推的2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2种土壤肥力下产量的演变规律,明确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提高趋势相同,其中高肥增幅最大;各年代产量高肥较低肥增产幅度不同,其中20 世纪50、60 年代表现为-9.02%、-1.80%;土壤肥力对穗粒数、穗数、50 及60 年代小麦产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对其他性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肥力与品种互作对穗数影响较大;不同肥力下产量构成因素间呈正相关性,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土壤肥力对穗长、小穗数有明显影响。早期品种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在小麦演替中肥沃的地力和适宜的品种有效促进高产;维持较高的地力贡献,可促进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增长,有助于育种工作者选育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