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41篇
  5篇
综合类   392篇
农作物   17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奶菜酱菜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当地居民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传统酱菜之一,其手工制作技艺至今仍在现有生活中保存完整。但是,在现有文献中,关于羊奶菜酱菜制作技艺的记录很少,加之速食文化的兴起,都阻碍了对当地特有酱菜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实地调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云南建水县羊奶菜酱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行记录,以便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包括众多形式,其中茶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安溪茶歌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音乐特征与艺术价值研究,对中国当代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歌的创新传承,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安溪茶歌是中国民间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富有极为丰富的生活气息以及地方民族特色。本文就以安溪茶歌为例,对其音乐特征以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江西民族采茶舞作为四大民间歌舞之一,同时也是江西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有着江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蕴含了江西特有的民俗风格与浓郁的乡土气息,进而体现出别样的风格韵律。本文通过对江西民族采茶舞的介绍,并根据其目前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江西民族采茶舞得以良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赞阳锣鼓起源于古襄阳老河口市,2006年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表明:赞阳锣鼓起源于战争,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重新认识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提出:政府引导、市场开发、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帆 《当代水产》2020,(2):75-77
中国饲料产业的发展,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了四十多载。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我们的行业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它们在企业创始人的领导下,把握时机,长足发展。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创一代逐渐退出企业的核心领导层,越来越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立的公司开始面临创二代,甚至是创三代的接班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7.
桦树皮茶具艺术是鄂伦春族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桦树皮茶具艺术的发展与鄂伦春族当地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也凸显着鄂伦春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然而,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鄂伦春族生活环境及其文化艺术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桦树皮茶具艺术的自然保护与自然传承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在对鄂伦春族桦树皮茶具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鄂伦春族桦树皮茶具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村镇地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需要保护同时也需要发展。关于传统地域文化如何在村镇景观规划建设中得以传承,本文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对村镇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9.
钱冲 《河南农业》2023,(3):59-61
竹沟精神贯穿于革命斗争史之中,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竹沟精神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巩固意识形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具有特殊的价值意蕴。立足新时代,要从挖掘精神内涵、走进校园课堂、采用大众化传播、运用网络自媒体等方面拓展其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0.
周粤 《花卉》2017,(10):75-76
古城镇景观设计是无法脱离历史文脉进行的,脱离了文化内涵的景观只是摆设,无法发挥出它的历史传承作用。只有融合历史文脉进行景观设计,才能让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建造出拥有独特个性的古城镇景观。本文对古城镇的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古城镇历史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