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4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686篇
林业   1002篇
农学   1110篇
基础科学   670篇
  984篇
综合类   8993篇
农作物   796篇
水产渔业   608篇
畜牧兽医   9998篇
园艺   1518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616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1105篇
  2012年   1587篇
  2011年   1589篇
  2010年   1482篇
  2009年   1570篇
  2008年   1779篇
  2007年   1402篇
  2006年   1369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885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724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316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樱桃味美、营养价值高并含有褪黑素。硒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也是植物有益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抗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富硒高褪黑素甜樱桃将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育种科学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褪黑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途径尚未全面清晰,硒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贮存也未完全明确。本文从甜樱桃的营养、观赏和应用方面明确了甜樱桃具有的价值;从富硒水果的价值、硒对甜樱桃品质及褪黑素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生产富硒甜樱桃较为容易,而要达到高褪黑素水平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植物体内褪黑素合成途径、甜樱桃褪黑素合成途径、硒对甜樱桃褪黑素合成途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明确植物体内褪黑素合成途径具有多样性,硒调控植物体内褪黑素含量具有复杂性,为硒调控甜樱桃褪黑素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冀西低山丘陵区属半干旱区,植被生长困难,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工程整地措施,营造以核桃、板栗和紫穗槐为主的水保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冀西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地综合治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也是农民创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5.
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为多个器官中形成类似结核病的干酪样结节。伪结核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易感动物以家兔、鼠等啮齿动物为主,哺乳动物和禽类也可感染。虽然鸭鹅伪结核病发生较少,但也有报道。北京某麻鸭养殖场曾暴发本病,发病率为22.70%,死亡率为13.60%。需要养殖者给予一定重视。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鉴别、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对鸭鹅伪结核病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乳酸菌中药制剂(LSTCM)对育肥猪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57±1.50)kg、体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60头,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0.5%的LSTCM(硒含量为100 mg/kg)。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3%、0.5%LSTCM组IgA含量极显著提高,而IgG及IgM含量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0.3%LSTCM组血清、肌肉、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提高(P<0.01),肾脏中T-AOC、SOD活性均提高(P<0.01),GSH-Px活性提高(P<0.05),血清、肌肉、肾脏中丙二醛含量均降低(P<0.01),肝脏中降低(P<0.05)。综上所述,富硒乳酸菌中药制剂能显著提高育肥猪免疫能力以及血清及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以添加500 mL去离子水为对照(CK),1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对龙葵生长及吸收转运重金属Cd的影响.[结果]柠檬酸添加量为2.5 mmol/kg时龙葵单株生物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6.75%(P<0.05,下同),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均低于CK.3种有机酸均能强化龙葵根、茎、叶和果实对Cd的吸收,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果实,且均在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CK的1.68、1.53、1.21和1.32倍.添加2.5 mmol/kg酒石酸和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作用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其中,添加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81.相对于单一有机酸处理,复合有机酸处理对龙葵富集Cd的能力无明显优势.[结论]添加适当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各部位对Cd的吸收及土壤Cd从地下向地上部转移的能力,促进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其中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相对较高且富集系数最大,对土壤中Cd的植物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苏棉1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病性、抗虫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南瓜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我国籽用南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种质创制和新品种 选育尚有待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籽用南瓜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籽用南瓜产量、抗性、种皮颜色、 营养成分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定位及调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籽用南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籽用南瓜 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