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5篇
  32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图书馆服务机器人的自然人机交互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图书馆机器人存取的研究现状和机器人语义解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语音深层信息解析方法,然后对该方法进行公式化描述,并进行了仿真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未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荒漠区植被地上生物量是土地荒漠化监测和荒漠植被遥感信息提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甘肃民勤县为试验区,以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及优化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 5种植被指数与植被实测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一元线性、指数、对数和二项式模型),并利用所选的最优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SAVI相较于RVI、NDVI、DVI和OSAVI指数同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79),基于SAVI指数的二项式模型是研究区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最优模型(R2=0.76),且精度较高(R2=0.73,RMSE=0.12)。民勤县的植被相对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四大灌区(红崖山、环河、昌宁、南湖)、青土湖周边以及红沙岗镇西北区域,其他地域植被较为稀疏,无植被区[<0.005 kg·(100m2)-1]、低植被区[0.005~0.2 kg·(100m2)-1...  相似文献   
3.
基于迁移学习的无人机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用地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无人机技术以其方便、高效、具有低空云下飞行能力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的调查中。但无人机影像普遍光谱信息较为匮乏,因此很难准确、快速地提取出耕地信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迁移学习机制的耕地提取方法(TLCLE)。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剔除线状地物(道路、田埂等),然后,通过引入迁移学习机制将DCNN特征训练过程中得到的特征提取方法迁移到耕地提取中,最后,将所提方法与利用易康(e Cognition)软件进行耕地提取(ECLE)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影像1、2,TLCLE方法耕地提取总体精度分别为91.9%、88.1%,ECLE方法总体精度分别为90.3%、88.3%,2种方法提取精度相当,在保证耕地地块完整、连续性上TLCLE方法优于ECLE方法。  相似文献   
4.
总结国内外3s技术在城市森林研究领域应用现状,分析其不足,即遥感学家与植物生态学家缺乏沟通、被动遥感优势尚未挖掘、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滞后、生态系统管理中忽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景观规划的精确性与客观性有待提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森林的3S技术应用和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果园分布和面积等信息对于以水果为主产业的地区来说意义重大,而目前国内此类研究尚不多见.为此,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CART(分类回归树)方法从训练样本中发现地物分类规则,结合目标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地形坡度信息等专家知识,进行果园信息提取实验,取得了86.72%的分类精度,这说明用CART方法进行果园信息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陈越洋 《计算机与农业》2010,(9):138-140,150
对国外农业网站进行了整体调研,以随机抽取的40个国外农业网站为样本,对网站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典型网站中的内容、现状和问题,对农业网站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TM影像中大棚菜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棚菜地在我国北方呈不断发展之势,快速、准确地获取其面积及分布状况,是蔬菜业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的客观需求。为探索快速准确的大棚菜地信息提取技术方法,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采用TM数字图像,深入分析各主要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够突出反映大棚菜地信息的大棚菜地指数模型,同时通过对图像的分区、掩膜处理,以及研究区背景数据及专家知识的应用,准确提取了大棚菜地信息。结果显示:青州市2002年4月14日的大棚菜地面积为21375.4hm2,集中分布于青州东北部平原区的谭坊、郑母、黄楼等乡镇。本研究技术方法对于大棚菜地信息的遥感提取有积极参考价值,为研究区及山东蔬菜业的合理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标准绘制的分幅房产图为土地调查底图,依《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对房产图上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进行提取。详细探讨从分幅房产图上的商业金融业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交通等用地中提取地类信息的归并情况,指出从分幅房产图上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存在的问题为:概念范围界定不统一、相同地类名称不相同、表示信息侧重点不同和精度差异等。为共享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建议统一地类划定标准,多种地图一体化综合测绘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IKONOS影像城市植被信息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城市植被在IKONOS影像上的光谱、纹理、几何和位置响应特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城市植被进行分类.首先,利用NDVI和蓝波段光谱响应值的阈值将实验区分割为植被和非植被区,然后针对植被区利用区域增长算法进行二级分割,生成植被对象;根据植被在IKONOS上的响应特征,选择形状指数、亮度值、绿波段的最大差值、红波段的平均值、近红外波段的比率、近红外波段的方差和对象重心的位置,即横纵坐标以及Homogeneity指数等9个指标构建特征空间;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似然法识别城市植被类型,并利用专家知识对分类结果进行再组合.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城市植被信息总精度达到87.37%,Kappa系数达到0.8267.  相似文献   
10.
以黄土高原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以TM(专题制图仪)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该地区天然林林地类型信息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TM影像的6个波段(除热红外波段6)进行主成分变换,以减小特征间的相关性,并将变换后影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分量进行RGB(红、绿、蓝通道)合成,这样得到的影像可以更好地表达地面信息;然后参考先验知识纯化样本,以建立比较精确的分类器,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域各地类的面积。结果表明,最终分类精度可以达到92%,K appa值达到0.906。说明在该地区天然林区林地信息的提取中,利用TM作为数据源,经过图像处理和监督分类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林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