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67篇
  21篇
综合类   50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油注聚井堵塞导致采收率严重下降的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及扫描电镜(SEM)的方法对堵塞位置、堵塞因素进行研究.聚合物注入性试验结果表明,注入阻力越大,注入压力就越高,确定堵塞位置为近井地带,结果与实际矿场结果相符;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渗岩心以吸附堵塞为主,低渗岩心以机械捕集为主;静态吸附试验显示防吸附剂质量分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矿化度、温度均对聚合物吸附有不同程度影响,为此研制出一种使砂岩表面润湿反转以减少吸附的防吸附剂(代号5807),并对注入参数进行优化:防吸附剂最优注入质量分数为0.5%;该防吸附剂耐盐性较好,不同矿化度(1500~10000mg/L)对该防吸附剂体系的防吸附率影响不大;防吸附剂注入体积数越大,聚合物防吸附率越高,最佳注入体积为0.6PV;防吸附剂处理地层的时间越长,聚合物防吸附率越高,处理时间在12h以上防吸附率大于70%;防吸附剂的最佳注入方式为:顶替液+0.6 PV防吸附剂段塞+1PV清洗剂.该研究对油田后续现场施工及动态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河南油田提高聚合物驱技术应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大规模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榆林市榆阳区昌汗敖包村土地开发项目地下水监测网覆盖区作为研究区,选取分布于研究区的8眼机井进行了为期1年的地下水位埋深动态特征监测。结果表明:在灌溉期间,地下水位埋深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灌溉结束至进入下个灌溉周期之前,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增大至正常值。因此群井开采并未对项目区地下水位造成实质影响。   相似文献   
3.
常规的顶管施工主顶千斤顶位于管材的后部 ,因此千斤顶的长度直接占用了工作井很大的空间。虽然减短千斤顶的长度也可以缩小工作井的长度 ,但在顶进过程中就必须增加顶铁的数量 ,每当千斤顶行程不够时必须缩回千斤顶加上顶铁用以弥补行程 ,工作效率很好。主顶千斤顶为特殊设计 ,可分别向外旋转 (如图 1所示 )。顶进开始前从洞口处顶出一根直径略大于管材外径的钢套环 ,钢套环的前端和后端安装一道止水圈。钢套环安装好后向外图 1 顶管施工图一侧旋转主千斤顶用以腾出空间 ,管头可斜向放入洞口内 ,然后使用备用小型千斤顶顶入洞口 ,待安装管…  相似文献   
4.
涵洞是路、渠、沟、河交叉处常见的一种水工配套建筑物,在平原粉砂土地区,汛期外河水位变幅大,对涵洞下游的消能要求比较高.以往常见的消能形式有底流式或陡槽式,但使用中均存在消能不充分的缺点,工程往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的还会造成倒塌,生产实际中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长喜 《甘肃农业》2006,(7):239-240
介绍了甘肃岩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隧洞采用顶管施工的钢板井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庄9井区经过几年的注水开发,油藏存在着平面产能、地层能量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注采井网不完善、含水上升较快,层间、层内注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物性平面展布特征、隔夹层、韵律性、变异系数以及储层内部结构发育情况等指标对长8_2油层的层间、层内、平面非均性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表明,该层位的砂体连续性以及物性的分布差异比较大,层内渗透率韵律性以复合韵律为主,纵向上储层的渗透能力不均匀,各个小层的夹层频率和密度大小分布不一,长82油层层内渗透率的变异系数偏大,其非均质性为中等偏强,另外,从小层的分层系数和砂岩密度来看,长8_2油层的非均质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7.
电脉冲增注技术是一种物理法增注新技术,它以脉冲冲击压力和点作业方式为最主要特点而有别于传统的增注措施。从电脉冲增注技术原理入手,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将电脉冲装置改进成小电容高电压电脉冲装置,结合前期试验总结,初步提出低渗透油藏的选井选层条件,采用电脉冲、电脉冲+酸洗两种不同工艺及作业参数,在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长X、长Y油层组开展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效果跟踪及分析,形成了低渗透油藏长X、长Y油层组的一种电脉冲增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文东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具有埋藏深、异常高温、高压、高饱和压力、高气油比、高矿化度的特点,由于物性相差较大,注采配套不完善、层间层内矛盾仍较大,导致有部分气举井低压、低能。这部分井同时存在高矿化度、高含蜡,造成洗盐、清蜡频繁。在进行洗盐、热洗蜡的同时,由于地层压力低,部分洗井液直接进入地层,造成油层污染或排液周期长。为了降低洗盐、蜡对低能量气举井有效生产时间的影响,提高产液量,文东油田低效气举井实施了"泡排—气举复合排液"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井暗管整治隧道内排水不良施工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针对隧道内侧沟堵塞,排水不畅,道床翻浆冒泥严重并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情况,探索采用密井暗管进行隧道病害整治,并按要求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这次隧道病害整治施工为采用密井暗管法整治隧道内排水不良施工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斜度大位移井钻井实际情况,分别对井壁稳定、润滑防卡、井眼净化、油气层保护等钻井液关键技术和大斜度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了预测,旨在为大斜度大位移井钻井液体系研发和工艺技术集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