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72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56-57
为了监测规模猪场育肥猪粪中污染因子的四季变化规律,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育肥猪鲜粪中含水率的季节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风干粪样中,5项检测指标及年均值的大小顺序在四季的变化均为有机质全磷全氮铜锌;全氮含量冬季最低、秋季最高,全磷含量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春季最低,铜含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锌含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的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及植被因素对土壤磷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0和10-20cm土层土壤全磷(TP)含量随着海拔由高到低而显著降低;两土层中,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碳、土壤中0.05mm粘粉粒含量及植被盖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沿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没有一致规律性;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和草地类型的变化没有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两土层中土壤速效磷/全磷比值(AP/TP)与土壤pH值以及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该区土壤pH值和温度的变化能显著影响土壤磷的活化;多数样地0-10cm土层速效磷显著高于10-20cm土层,可能归因于植物对磷素的表聚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自控式高压蒸汽消解器”研究了测定土壤、肥料、粮食、蔬菜、食品中全磷时样品的最佳消解条件和方法。消解后样品的全磷,用钼锑抗光度法测定,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瓶敞口中消解法媲美,但度剂用量和消解时间只需敞口法的1/3--1/5,且无实验室环境污染,可作为有机生物样品的常规消解装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在密封增压罐内消解土壤试样,比色法测磷,讨论了消解体系,微波功率和时间、酸用量等对消解结果的影响,与标准方法(碱熔法)比较,该法具有省时,省力,消解速度快,不污染环境之优点。  相似文献   
5.
长期地膜覆盖与施肥条件下土壤中磷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汪景宽  李双异  赵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11-5212,5245
采用对比法对沈阳农业大学长期(1987~2005)地膜覆盖定位试验地棕壤中磷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9年的长期耕作,施有机肥或磷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全磷、有机磷和速效磷的含量,但都不如有机无机肥配施;覆膜后除N4P2处理外,其余处理土壤全磷含量均大于裸地,覆膜后有机磷含量与裸地相比变化不大。地膜覆盖明显减少了速效磷的含量,增加了磷的移出量。同时表明增施有机肥是恢复和提高覆膜后土壤磷素肥力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甘蔗基因型US66-56-9的心叶为材料,对甘蔗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和建立甘蔗叶片悬浮细胞系,并对悬浮细胞进行全磷和缺磷处理,然后对二者的生长曲线,细胞含水率及培养基pH等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全磷条件相比,缺磷胁迫抑制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含水率较高,使培养基的pH值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保持酸性状态。  相似文献   
7.
流动注射法测土壤全氮全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注射分析 (简称FIA)是 1 975年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溶液自动分析及处理技术 ,它具有分析速度快 ,精度好 ,设备操作简单 ,节省试剂与试样及适应性广等一系列优点[1 ] 。为工农业化学分析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前景。我中心化验室从北京农林科学院引进流动注射分析仪开展植株N、P含量分析的技术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土壤N、P含量分析方面 ,还有待探索。本人在查阅有关资料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 ,找出一套土壤氮、磷联合消化 ,流动注射法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含量的的配套方法。运用此法测定土壤全N、全P ,节省了许多工序 ,待测液直接上机…  相似文献   
8.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对土壤全氮及全磷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玉米露地平作、半膜平作、全膜平作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下0~200cm土层全氮与全磷的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8月玉米全膜处理下40~60 cm土层氮吸收最强,全生育期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对110 cm以下土层氮影响最大;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全生育期20~40 cm处全磷含量下降幅度为0.255 ...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本文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四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并消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全磷的最好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随后用普通克立格估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图。在经过不同趋势阶数土壤全磷Kriging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结果表明趋势效应参数宜选取二阶。Kriging 估值标准差(KSD)被认为是内插象素值的标准差,并为提高全磷的制图精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率克立格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典型区的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全磷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风险性评价、合理施肥和控制P的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实践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磷素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在施磷量相等的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潮土全磷、有效磷的演变的影响,为潮土地区农业生产和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封丘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开始于1989年)为平台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有机肥(OM)、1/2有机肥+1/2化肥(1/20M)、氮磷钾(NPK)、氮磷(NP)、磷钾(PK)、氮钾(NK)和不施肥处理(CK)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土壤的全磷、有效磷含量及两者比值的演变规律。【结果】所有施磷处理土壤全磷均与试验年份呈显著线性相关,1/2有机肥+1/2化肥、有机肥和氮磷钾处理土壤全磷年均增加量为0.0083、0.0081和0.011 g/kg;各处理2008~2010年3年平均土壤有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PKOM1/20MNPKNPCKNK施磷处理下试验进行的前11年土壤有效磷快速增加,以后达到稳定状态;有机肥处理和1/2有机肥+1/2化肥处理土壤有效磷与全磷的比值显著高于氮磷钾处理,试验20年后有机肥处理和1/2有机肥+1/2化肥处理有效磷/全磷是氮磷钾处理的1.9和1.4倍。磷素平衡与全磷及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和0.886。磷素盈亏每增加100 kg/hm2土壤全磷含量增加0.04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约为2 mg/kg。试验20年后其他理化性质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全磷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提高有利于土壤磷素的活化。【结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演变都显著受磷素盈亏的影响。在每年P_2O_5投入量相当于135 kg/hm~2时施用化肥更加有利于潮土全磷含量的提高;经过21年的不同施肥处理,平衡施用化肥处理有效磷含量只能维持在7 mg/kg左右这一水平处于中低水平,依旧需要磷的投入才能维持作物的高产。施用有机肥可以在不增加施磷量的条件下增加作物可吸收利用的磷。因此减少施磷量增施有机肥可能成为潮土地区减肥增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