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旨在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能够诱导细菌素Paracin1.7分泌的刺激因子,并探明其对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HD1.7细菌素生成量及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uxS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通过60%硫酸铵沉淀、CM Sepharose Fast Flow弱阳离子交换柱层析中度纯化及Superdex 75凝胶层析精度纯化,将获得的层析分离物与L. paracasei HD1.7共培养,检测共培养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luxS基因的转录水平,并用SDS-PAGE与Native-PAGE检测分离物质。结果表明L. paracasei HD1.7抑菌活性为126.68%;luxS基因上调表达,为对照菌株的2.43倍;刺激因子的表观分子量约为30 kDa。本研究利用三步法初步分离纯化出诱导Paracin1.7生成的刺激因子,明确该刺激因子可以启动种间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uxS,为L. paracasei HD1.7的群体感应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20-123
用半发酵腐熟的菇渣或酒糟添加一定的营养助剂与拮抗菌假浅灰链霉菌共培养后制备成抗病育苗基质,应用该基质进行番茄抗猝倒病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该基质能够有效发挥其拮抗作用,减少番茄苗期猝倒病发病率,对番茄苗的株高和茎粗有所增加,表现出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半发酵腐熟的菇渣与酒糟基质相比,拮抗菌共培养菇渣制备的基质对瘁倒病的防控率更优。  相似文献   
3.
以白及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与内生真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该过程中白及愈伤组织、内生菌生长速率及4种主要次生代谢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白及内生菌在药用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7株受试真菌菌株与白及愈伤组织分别共培养3、6d时均表现出高于真菌单培养形成的菌面积,共培养9d时各组愈伤增值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1株受试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在共培养与单独培养3、6、9d均具有相近菌面积.进一步对8株内生真菌共培养处理下的白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检测发现,不同内生真菌对dactylorhin A、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醇、对羟基苯甲醇的积累趋势具有不同影响,主要呈现出3种累积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合于中花11的转化,笔者在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浸染时间和凝固剂等方面改进了一种针对日本晴的水稻快速转化方法。将消毒后的中花11成熟种子在含有2.0mg/L 2,4-D的培养基中培养8d,不用继代愈伤组织,用含有GFP报告基因的根癌农杆菌直接浸染诱导的愈伤组织,经3d共培养和14d的筛选培养后,直接用新生的愈伤组织进行再分化,最终在40d内就获得了水稻转基因植株,转化效率和再生效率分别达到了71.3%和57%。从而证明了利用农杆菌直接浸染水稻早期愈伤的快速转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X分离冻精和未分离冻精与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后,受精卵的卵裂率和胚胎发育率。X分离冻精组受精卵的卵裂率(51.4%)和囊胚发育率(19.7%)显著低于未分离冻精组(67.9%,29.9%,P〈0.05);微量上浮非离心法处理X分离冻精和未分离冻精后,其受精卵的卵裂率(50.7%,65.5%)高于上浮离心法处理组(48.3%,63.8%),但两种处理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种精子采用微量上浮非离心法或上浮离心法处理后,其卵裂胚的桑葚胚发育率和囊胚发育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X分离冻精的受精卵与颗粒细胞和睾丸支持细胞共培养后,其卵裂率(50.0%,51.4%)与非共培养组(50.3%)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共培养组的桑葚胚发育率(53.3%,54.6%)和囊胚发育率(21.1%,21.5%)均高于对照组(52.2%,20.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6):F0002-F0002
山西农业大学位于山西省太谷县,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校园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是读书治学的圣地。从建校至今.共培养了4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近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使山西农业大学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并形成了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为核心的农大精神。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4):F0002-F00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点于2000年正式招生。此前本专业作为草业科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招生.是宁夏最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之一。招生以来,本硕士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其中有4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8.
以结缕草愈伤组织为试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辅以辐照、愈伤组织状态、共培养条件及负压处理等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转化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Gy的辐照剂量利于提高转化频率;1—2个月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全光照的共培养条件下转化频率高于16/8h光照培养和暗培养条件下转化频率;农杆菌与愈伤组织混合培养时给予适当的负压条件可提高愈伤组织转化频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根癌农杆菌共培养转化谷子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影响农杆菌共培养转化谷子的因素,初步建立的谷子农杆菌共培养适宜转化体系为:以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转化材料,农杆菌浓度OD_(600)为0.5,已酰丁香酮为100μM,浸菌附加超声波或真空处理,22℃共培养2~3d后水洗2遍,于含羧苄西林钠和头孢唑林钠各250mg/L的0.1%甘露醇浸泡30min除菌,接于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并继代和再生,最后于1/2MS中生根成为完整小植株。用含Bt基因的双元裁体农杆菌LBA4404和EHA101,按所建立的转化程序,对豫谷1号、高39、鲁谷10号等优良品种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共获致密型抗性愈伤组织75个,经再生获得35株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3):F002-F00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前身为农学系,始建于1935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04年7月更名为农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干部。经过数代农学人近70年的辛勤耕耘,至今共培养毕业生6000余人,学生遍及国内大多数省份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博士和在职博士生5人,硕士和在职硕士生10人。学院拥有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硕士点;现有农学(含农学、种子工程2个方向)和烟草两个本科专业以及综合实验室、种子科学实验室、小麦育种实验室、作物栽培实验室、耕作实验室、经济作物实验室等6个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在校研究生、本科生730余人。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省“十五”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学研究项目等共36项,获农业部丰收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农村科技二等奖等12项。农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种子学、耕作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推广学、种子检验、加工、贮藏及经营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学。烟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烟草科学与技术、烟草遗传育种、烟草栽培、烟草调制、烟草分级与检验、烟草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生产、烟草加工、烟草经营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烟草生产、烟草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育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烟草病理学、烟草昆虫学、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草调制学、烟草分级、烟产品营销学、机械学原理、烟草检验、企业经营管理。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点(与生命科学学院合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