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41篇
  88篇
综合类   870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稻虾生态综合种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南县为例,分析了稻虾生态种养产业的发展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禾草内生真菌与草坪草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禾草内生真菌具有增强禾草的抗病虫害和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内生真菌在草坪草改良中需解决毒性、侵染方法、侵染率、种子保存和寄主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沟壑区林牧共生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林牧矛盾,可以通过羊只舍饲、疏林和中龄林内轮牧、利用当地灌木资源作为补充饲草、有计划地利用刺槐灌丛放牧等措施加以缓和,从而使林牧互相促进,达到共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小麦适期内播种和出苗,夺取高产高效,桐乡市从1995年开始开展套播小麦试验示范。几年来,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结果表明稳产高产,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8.6%,每667m^2省0.55个工。通过试验观察。明确套播麦适宜稻麦共生期7d左右,并配套麦肥同套、适量均匀播种、挖深沟渠防烂田,塄宽掌握2-2.5m等。  相似文献   
5.
6.
以福建苏铁(Cycas reualuta)珊瑚状根及根周围土壤的蓝细菌分离物的悬浮液作为PCR反应的模板.用引物STRRmod、STRRspecial和Hip TG对分离物进行PCR扩增.比较其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苏铁珊瑚状根内蓝细菌的指纹图谱不同于其周围土壤中蓝细菌的指纹图谱;也证实了同一地方不同株苏铁根周围的土壤蓝细菌具有多态性,苏铁珊瑚状根的不同分支的蓝细菌也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杨梅属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属35个种中有28个种能与Frankia放线菌共生结瘤固氮。根据有关文献从杨梅属植物共生固氮根瘤及其内生放线菌的形态结构、杨梅属植物根瘤内生放线菌的分类地位、杨梅属植物共生固氮放线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环境条件对杨梅属植物根瘤共生固氮的影响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杨梅属植物根瘤共生固氮放线菌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a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感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结果未发现噬菌斑,说明实验菌株在实验诱导条件下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固体培养系统中不可能诱发噬菌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松口蘑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揭开松口蘑与松科植物的共生关系,开发松口蘑的人工栽培技术已成为国际性的松口蘑研究课题。近年来,日本、瑞典、美国、韩国和新西兰等国的研究人员为鉴别松口蘑及其近缘种提供了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形态解剖学、生理学上验证了松口蘑是典型的外生菌根菌的理论,同时也提出了松口蘑-宿主是一个动态的共生关系。松口蘑快速人工菌根的合成体系已经建立,为松口蘑人工子实体的诱导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这一领域的研究必将与植物学、菌物学和土壤学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共同开发松口蘑的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以无菌的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24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格氏线虫RS92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以及以无菌的嗜菌异小杆线虫的H06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大异小杆线虫HNA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建立单菌组合;测定了各组合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干重和体内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共生细菌除了对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产生显著影响外,对线虫干重、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脂肪酸等生化物质的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