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农业合作运动与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发生的背景、合作形式、实施原则和范围方面阐述了二者的不同点,从决策的科学性程度和实施的结果方面阐述了其相同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思想: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中国大多数农民的迫切愿望,又是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内在要求;自愿互利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有准备分步骤发展的方针,以增产为标准的方针都是指导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于新形势下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胜 《农业考古》2012,(4):155-158
耕畜问题,是指由于农民低价出卖、宰杀耕畜,以及合作社内耕畜累死、饿死、病死等原因而造成耕畜数量减少、农业生产畜力不足的问题。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全国普遍发生了耕畜问题。这种"情况极不正常"的现象,成为当时农业"春耕生产的一个严重困难"。目前为止,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甚少。这里,笔者试就耕畜问题的现象、原因以及政策应对等问题展开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土地和农业生产合作问题经历几次重大变革,牵动着全国城乡人民的神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历史印痕。共和国成立之初的20世纪50年代,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人对农业合作化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中国农村经历了一次以农业合作化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生产关系变革,完成了从小农经济向集体经济转化的历史性飞跃.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农村又一次的生产关系大变革.1990年,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将农业合作化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6.
张铁军  来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51-11552,11565
综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以往经验的积累,提出了新型农民专业应继续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和坚持农户自愿入社,以期通过合作社改革与创新,使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达到农民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刘少奇对农村土改后的发展道路有不同想法,主要表现在农民个体经营的土地改造上;集体化的条件上;集体化的方式上;合作化所采用的形式上;对农民自发势力的态度上。这些不同点决定了我国后来的农业合作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建国以后采用什么样的农业体制是一件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大事,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可靠的组织保证。建国初期,苏联已经实现农业合作化,第一梯队是以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农业托拉斯体系,第二梯队是集体农庄,个体农户已不复存在。党中央根据苏联农业合作化的经验,积极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大批国营农场,像苏联老大哥一样把国营农场当成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高组织形式,我国农垦事业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脱颖而出,并被国家赋予示范带动我国农业的历史使命,目的是通过国营农场示范带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都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农村通过合作化方式,使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两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合作化启动的时间、合作化形式的选择、如何看待农村的富农经济以及合作化的实施步骤上,又有不同的观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对农业合作化内涵和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的理解的不同,以及如何借鉴苏联经验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茶叶》1957,(4)
随着农业合作化的迅速发展,农民对于技术改进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本站几年来示范推广水力揉捻机,筹建水力红茶初制厂进行示范,并积累经验,为今后全面推广树立榜样。一、水力机械红茶初制所的建立一九五六年,在福安县坦洋乡建立以装置八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