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新技术》2004,(11):30-31
1.川育14 川育14(原代号33976)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新品种,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豫北区冬小麦春季灌水、追肥时期与力度的把握,是其应变管理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追、灌时期的确定,主要依据土壤特性与苗情、墒情等。总体来说,弱苗早管,旺苗晚管,壮苗迟管。对于半冬性品种,越冬群体密度低于60万,个体发育少于6叶1心的二、三类苗,应立足于早管促早发,视回温情况,于2月上、中旬追肥、浇水、中耕、除草,争取小蘖成穗,控制分化丢头,促进个体发育。对越冬群体高于80万,个体发育过盛,土壤肥力过高的偏旺苗,应促控结合,先控后促,适时晚管。将肥水管理推迟至3月下旬初,以浇水为主,以水调肥,不施或少施追肥。对于群体密度适中,个体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冬麦雪腐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生育状况等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播期、播量、土壤类型、品种等因素对春播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最适合播量为25万粒/667m2;其他因素产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土壤类型>播期>品种,滩地产量显著高于砂地;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品种以弱冬性小麦豫麦13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期间,通过MOET育种技术,选育出良种肉牛80头,其中德国 黄牛42头,皮埃蒙特牛20头,比利时蓝白花牛18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扩散系数(C)、聚集指数(I)、扩散型指数(Iδ)聚集度指标(M*/X)、K值、C_A值以及Iwao的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X)回归和Tayor的方差(S~2)与均数(X)幂回归等方法,测定了冬麦起身拔节期齿须微蛛、弱小皿蛛、狼蛛的空间分布型。综合各项结果,三种蜘蛛均属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是环境条件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滴管带配置对冬小麦干物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于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各处理小麦总干物质积累基本呈"S型"变化趋势,离滴管带越近的冬麦,干物质积累越多,且1管4行总干物质积累高于1管5行处理。1管5行边3行花后光合能力最弱,干物质积累最少,总干物质运转主要在花前,其余4个处理则相反,干物质主要靠花后积累。各处理小麦总的干物质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籽粒最高。不同处理对主茎产量性状影响不大,对分蘖穗产量性状影响较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寒地冬小麦返青后各生育阶段光合生理特性对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及籽粒形成的影响,以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对大田种植返青后不同生育阶段小麦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总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返青后,随着生育期延长,小麦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在开花期之前,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开花期后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呈相反变化趋势,此时期影响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灌浆期达到最大值;总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籽粒中淀粉含量随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下降而上升。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4,(8):16-17
川育14(原代号33976)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新品种,199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