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新技术》2004,(11):30-31
1.川育14 川育14(原代号33976)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新品种,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豫北区冬小麦春季灌水、追肥时期与力度的把握,是其应变管理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追、灌时期的确定,主要依据土壤特性与苗情、墒情等。总体来说,弱苗早管,旺苗晚管,壮苗迟管。对于半冬性品种,越冬群体密度低于60万,个体发育少于6叶1心的二、三类苗,应立足于早管促早发,视回温情况,于2月上、中旬追肥、浇水、中耕、除草,争取小蘖成穗,控制分化丢头,促进个体发育。对越冬群体高于80万,个体发育过盛,土壤肥力过高的偏旺苗,应促控结合,先控后促,适时晚管。将肥水管理推迟至3月下旬初,以浇水为主,以水调肥,不施或少施追肥。对于群体密度适中,个体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冬麦雪腐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生育状况等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4,(8):16-17
川育14(原代号33976)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新品种,199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河滩地种植冬小麦,在丹东地区主要集中在鸭绿江中游的河滩地上,面积有数万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应该是早熟、抗寒、抗倒伏、抗病、高产的,如丹东地区目前大面积应用的“米808”、“农大138”等,大部分性状都很好,也可以引种北京地区的抗寒冬小麦品种。河滩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根据冬小麦品种生物学特性,针对冬麦北移的主要障碍因子和增产关键而总结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冬麦区的长江流域比华北地区严重,春麦区的东北比西北、内蒙古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病重的地块其发病率可达10%~15%。  相似文献   
8.
轮选 98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从改良群体中选择优良可育株,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中麦41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组合是京411/贵农11//京411。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10016。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冬麦的前景及意义 1.开发冬麦生产对提高我县小麦品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十几年来,由于春麦产量低,品质差,销售不畅,种麦的经济效益低于其它作物,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种麦的积极性,使春麦面积大幅度下降。因此开发冬麦生产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使小麦生产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