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9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巩志 《农业考古》2004,(4):123-125
十七纪纪,中国福建崇安桐木源(今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村)小种红茶的面世,开中国红茶的新纪元,十八世纪,由小种红茶演化创制了闽红工夫,再为祁门工夫……。中国红茶沿着这条发展轨迹,红遍中国,红遍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李钟华博士日前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农药创制科技攻关计划——农药自主创新与共性技术开发项目目前已经启动,项目总经费为6.6亿元,其中申请国拨3亿元。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6,(6):20-20,F0003
甘蔗为高度复杂的异源多倍体,杂交后代会发生严重分离,对于某些有应用前景的优异育种中间材料,进行无性繁殖可获得遗传稳定的无性系基因型。针对甘蔗这一育种特点,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在甘蔗育种中,应用种间杂交和回交方法,开发甘蔗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国内外高优商业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一系列杂交组合,应用多种先进手段,在相关世代进行特异甘蔗性状的筛选,建立了特异甘蔗育种材料选育程序,从保育的常用亲本、细茎野生种或斑茅BC1、BC2和“八五”选育的100个中间材料中完成创制4份特高糖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1):45-46
中文通用名称:呋喃虫酰肼(暂定)英文通用名称:(暂缺)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福先)理化性质:呋喃虫酰肼为我国自主创制新农药,属双酰肼类杀虫剂。纯品外观为白色或灰白色固体;熔点146~148℃;蒸气压(20℃)<9.7×10-8Pa;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50,正己烷<0.01;稳定性:毒性:呋喃虫酰肼原药和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对雄、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5000mg/kg,急性经皮LD50均>5000mg/kg,对兔皮肤、眼睛均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试验结果均属弱致敏物。原药大鼠90d亚慢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80mg/kg饲料。致突变试验:A…  相似文献   
5.
王龙根 《新农药》2005,(1):1-1,12
近十年来,国家为了提高我国农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药行业的竞争力,对农药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了大力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药的技术创新工作,农药行业的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6.
光活化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对光活化农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应用前景及其与新农药创 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创制能力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农药创新研究在绿色农药原创性结构先导、原始创新结构、创制产品的应用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卡脖子”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张宗俭 《新农药》2004,(6):59-60
为了展示农药技术创新成果,促进农药创制品种以及农药创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4年11月25日在武汉风景秀丽的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农药技术创新论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单倍体诱导技术的特点,研究方法与技术关键,对利用单倍体诱导技术创制高产优质多抗宜机收玉米新种质研究的展望,以期在玉米新品种育种过程中,能利用单倍体诱导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从而创新优良种质资源,为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镉超标问题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实现水稻安全生产迫在眉睫。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是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常规表型筛选到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从常规育种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分子育种技术,低镉水稻品种选育技术将会走向精准化、高效化与智能化,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综述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低镉水稻材料创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低镉水稻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居民健康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