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历来保存食品所用灭菌剂不外乎是各种化学合成制剂及天然物质提取制品。化学合成灭菌剂用量有严格规定;若超量,对人体有害,所以人们青睐天然的食品灭菌剂。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兽药企业2700多家,进入市场的兽药产品近4000个,在这些产品中,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以及中草药制剂,都有较快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些年来,产品的合格率一直在65700-7070左右徘徊,兽药行政部门虽加大监管与抽检力度,但见效不大。本文简单概述了国内兽药产品存在的问题、原因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杀虫剂药效登记试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维卓 《新农药》2003,(6):35-36
2002年10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农药技术交流会”上,对9个国内外公司申请做农药药效登记试验的9个农药产品进行了试验评价。这九个农药产品均为比较新的杀虫(鼠)剂,而且大部分为生物源农药,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生产“绿色畜产品”,传统的化学合成类添加剂的应用逐渐被限制,开发和研制“绿色添加剂”成为了饲料加工业的热点。中草药添加剂因其自身的优点,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作用、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95-195
化学合成长链寡核苷酸面临许多困难,研究通过对长链寡核苷酸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成功合成并纯化了长链寡核苷酸,其长度达到146nt,并且其序列没有错误。生物合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用一对PCR引物扩增DNA模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优质、安全、无害、无污染的果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是生产优质、安全果品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果树的病虫害防治中.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以达到生产优质果品的目的。在具体的果品生产、果园管理中有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4,(7):29
正1杜仲多糖(杜仲叶提取物)介绍杜仲多糖是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活性多糖、黄酮类、有机酸等,是采用生物技术破壁萃取、经浓缩、喷雾干燥而成的一种黄褐色粉状物。杜仲多糖为天然植物提取物,是经农业部审定批准生产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其特点是:①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类物  相似文献   
8.
正理想化的抗病毒药物是指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抗病毒药物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作用于病毒,理想的抗病毒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且不影响机体正常细胞代谢。然而许多代谢过程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前景一片灰暗,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当我们把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抗病毒感染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西医、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合成类抗病毒药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身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氟虫腈结构为骨架,寻找具有杀虫活性和对环境友好型的苯基吡唑类化合物。【方法】以不同取代基的苯胺为原料,经2步法合成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基吡唑类化合物1~21;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分析确定;采用浸液法测定目标产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生物活性;测定化合物1、5、12和16对中华蜂Apis cerana的急性经口毒性。【结果】化合物1、5、12和16处理小菜蛾24 h的LC50分别为0.26、0.95、0.33和1.10 mg·L~(-1),其中化合物1和12对小菜蛾的活性优于氟虫腈。化合物5、12和16对中华蜂的急性经口毒性比氟虫腈(0.05mg·L~(-1))低,但仍属于剧毒,LC50分别为0.21、0.22和0.09 mg·L~(-1)。构效关系表明,苯环的取代基对苯基吡唑类化合物的活性影响很大,当苯环邻位存在—Cl或—Br、对位为—Cl、—CF3或—OCF3时,化合物对小菜蛾表现出极好的活性。【结论】氟虫腈苯环取代基的替换可以提高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降低对中华蜂的毒性,研究结果对今后芳基吡唑类杀虫剂开发、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雏鸡白痢是雏鸡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起,一般5-6日龄发病,10-14日龄死亡达到高峰,以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对其进行防治,但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长期使用,鸡白痢沙门杆菌的耐药性逐年升高,而且还引起鸡体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2],影响治疗效果和禽产品质量;而一些中草药对鸡白痢有很好的疗效,中草药具有低毒、低残留、低毒副作用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