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4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果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果梨为我省地方名产,素以果色鲜艳,风味香甜而驰名省内外。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生产上普遍存在着土壤管理差,修剪粗放,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致使产量低,质量差。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1986年开始,由我所主持,与鞍山、辽阳两市3 2个县  相似文献   
2.
3.
南果梨周年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南果梨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钾养分周年动态积累规律,为南果梨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12年生南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采样和树体分解方法,分别于萌芽后10 d(萌芽期)、 30 d(花期)、 65 d(幼果膨大期)、 100 d(果实膨大或新稍停止生长期)、 130 d(果实着色前)、 155 d(果实采收期)、 185 d(采收后)、 210 d(落叶前)8个生育期,选干周和树高一致的3株树,将树体连根从土壤中挖出,分出果实、 叶片、 枝条、 主干、 主根、 侧根、 须根,各器官单独称重,并取200 g左右的鲜样按清水、 洗涤剂、 清水、 1%盐酸、 3次去离子水冲洗、 杀青、 烘干后,电磨粉碎过0.15 mm筛,测定样品中氮、 磷、 钾含量。【结果】1)南果梨周年生育期内,树体干物质当年净积累量为18.4 kg/plant,干物质累积速率出现两次累积高峰,分别是幼果膨大期(0.15 kg/d)和采收期(0.11 kg/d)。2)南果梨树体总氮周年积累量为154.0~301.0 g,新生器官为0~116.2 g,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多年生器官氮积累量为154.0~194.8 g,落叶前达到最高。3)南果梨树体总磷周年积累量为17.1~37.2 g,果实着色前最高。其中新生器官为13.7 g,果实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为17.1~24.9 g,果实转色期最高。4)南果梨树体总钾周年积累量为27.9~174 g。新生器官钾为97.3 g,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钾为27.6~76.6 g,落叶前最高。5)产量大约为17 t/hm2的12年生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树体当年氮磷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 20.1、 146.1 g,折合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 磷(P)、 钾(K)5.4、 0.7、 5.4 kg。【结论】南果梨周年干物质单株积累总量为41.4 kg,当年净积累量为19.7 kg。南果梨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花期到果实膨大期和果实转色到落叶前,分别占47.3% 和47.5%。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氮、 磷、 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 20.1、 146.1 g,每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 磷(P)、 钾(K)5.4、 0.7、 5.4 kg。从开花到果实膨大期和从果实着色到采收后30天对氮吸收分别占总氮累积量的39.0%和49.0%,而磷、 钾的累积从萌芽到开花较快,到果实膨大期磷的累积达67.4%,钾的累积达65.1%,果实膨大期是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南果梨”在海城地区的种植历史已经有150 年以上,作为中国四大名梨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长白山余脉千山西麓是“南果梨”最佳产地,这一地区有着花岗岩风化土壤,气候条件对“南果梨”种植来 说非常适合。而海城刚好在这一区域内,因而“南果梨”在海城市得到大面积的种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盛果期红南果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坐果率低、树势旺与结果少、大小年结果较重、病树及弱树增多、果实质量差、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差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红南果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盛果期红南果梨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红南果梨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丰梨"是由"红茄梨"×"南果梨"选育出的早熟红梨新品种。2019年12月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会审定(证书编号:辽s-svpcu-001-2019)。果实近圆形,最大果实重360 g,平均单果重210 g,平均纵径7.12 cm,横径7.51 cm;果实底色绿黄色、果实阳面红色超过50%,片红,光滑,果点密而小;萼片宿存、脱落及残存都有,果柄中等长度,梗洼浅,果皮厚度中等。  相似文献   
8.
苍土乡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梨树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现有梨树666.7hm2,70余万株,品种为‘南果梨’和‘锦丰梨’等。其中结果树面积200hm2,年产量为0.3万t。产值1000余万元。由于发展快、面积较大、再加上管理跟不上及气候等原因,梨黑星病大量发生,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鉴于此。我们于2010年对全乡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南果梨是1996年在沈阳农业大学通过鉴定的南果梨芽变.1998年命名,2001年获杨凌第七届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3年滦县从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引进种条5000条进行高接试栽.在滦县表现良好,高接后第2年每667平方米产量300千克,收人4200元:2005年每667平方米产量800千克,收入8000元,2006年每667平方米达到1500千克,收入12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山海城地区的南果梨和沈阳苏家屯地区的苹果梨初果期和盛果期适宜采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南果梨在海城地区初果期和盛果期最适采收期分别在9月20日、9月15日左右,一级果主要生理指标是:种子变黑指数分别是96.7、95.2,可溶性固形物是16.6%、16.1%,果实自然落果率分别是1.89%、1.26%。苹果梨在苏家屯地区初果期和盛果期最适采收期均在9月30日左右,一级果主要生理指标是:种子变黑指数分别是95.7、96.1,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是13.1%、13.4%,果实自然落果率分别是1.98%、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