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黑痘病又名鸟眼病或疮痂病,可危害葡萄的叶片、新梢、卷须、叶柄、幼果、穗轴等绿色部分.是一种只危害葡萄不危害其他植物的葡萄专一病害.1 危害症状幼叶感病,病斑较小,叶面上初形成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直径1.4 mm左右,渐渐形成中部浅褐、边缘暗褐色并伴有晕圈生成的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心组织枯死并脱落,形成空洞,病斑大小比较一致;叶脉感病,受害部位停止生长,使叶片扭曲、皱缩,易枯死;新梢、叶柄、卷须感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后变灰黑色,病斑边缘深褐色或紫褐色,病斑中部凹陷开裂.发病严重时常数个病斑连成一片,使病梢、卷须因病斑环切而枯死;幼果穗若在落花后早期受害,果面及穗梗发生疏密不均的褐色小斑点,病粒逐渐萎蔫脱落或干缩;幼果感病,初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变畸形,味酸,失去食用价值.稍大的幼果染病后,果面上有深褐色近圆形病斑,逐渐扩大,中央部分渐凹陷,变灰白色,边缘呈紫褐色.病斑直径2~5 mm,其上生有黑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2.
3.
葡萄夏季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抹芽和疏枝抹芽在萌芽时开始进行,愈早愈好,以节省养分,促进新蔓生长.抹除弱芽、畸形芽、并生芽、病虫芽、副芽及老蔓上发出的无用芽等.使保留的芽分布均匀,生长健壮,促进结果,一般抹2~3次.在花序显露时至花前疏枝.距地面50 cm以下枝蔓不留新梢,每平方米架面保留12~14个新梢,生长偏弱的植株可适当多疏一些弱果枝,旺壮树要及早疏除徒长枝.以嫩梢长15~20 cm时疏枝为宜,过旺树可适当晚疏.  相似文献   
4.
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鞭毛菌亚门目日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Plmopara uiticola (Berk.dt Curtis)Berl.Etdetoni.侵染所致,在雨多的年份常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嫩梢、卷须、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5.
《果农之友》2014,(10):48-48
1及时清园 为减少明年病虫害发生;葡萄采收后应将园内的落枝、病枝病叶、病果粒、卷须、纸袋、杂草等清除出园并进行深理或烧毁。  相似文献   
6.
飞碟瓜(cucurbita pepo L.var.patisson),又名碟瓜、碟形瓜,系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为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飞碟瓜根系发达,茎短缩,短蔓或矮生,具棱刺,分枝少,卷须不发达;叶大,掌状五角形,叶柄中空,具刚刺;雌雄异花同株,花大;果为瓠果,果缘具棱齿;种子浅黄色,扁平,椭圆形,千粒重60~100g。飞碟瓜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28%,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白天22~28%,夜间15~18℃,  相似文献   
7.
<正>很久以前,广西瑶寨里有一个罗樵夫,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勤劳,孝敬母亲。一年秋天,罗樵夫的母亲患了风寒,咳喘不已,可家贫无钱请郎中诊治,樵夫只好拼命砍柴、卖柴挣钱为母亲求医问药。一天,樵夫在砍柴时不小心砍中一个马蜂窝,马蜂蜇得他心悸气促,头晕目眩,浑身红肿,疼痛。他踉踉跄跄向山下逃去。途中,他看见路边青藤上结满了野果,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又饿又累的他摘下一个野果狼吞虎咽。这野果  相似文献   
8.
加强葡萄生长季的枝蔓管理是调整树体生长状况、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生长季的枝蔓管理包括抹芽抹梢、除梢定梢、摘心、副梢处理、摘叶除卷须和环剥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多为1年生爬藤植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植物科之一。卷须是葫芦科植物关键形态学标记。本研究总结分析了葫芦科植物关于卷须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目前,关于葫芦科园艺作物卷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 卷须的变态来源;② 调控卷须发生的关键基因;③ 卷须组织中特异或高量表达基因;④ 内源激素调控卷须发育;⑤ 外界环境对卷须发生的影响。主要结论为:葫芦科园艺作物卷须被确定为侧分枝的变态器官,调控卷须发生的关键基因为TCP1。卷须组织特异或高量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植物形态建成、趋向性、生长素极性运输、钙离子转运、谷氨酸代谢、木质素代谢等,而这些与卷须发生、发育、卷曲缠绕密切相关。激素(生长素、赤霉素)和外界环境(光、温、水分)均被报道可影响葫芦科园艺作物卷须发育,但具体分子机制均未知。未来葫芦科园艺作物卷须的研究应集中于关键基因TCP1的上下游基因网络解析,完善激素和外界环境对卷须的调控作用。结合日趋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探究葫芦科园艺作物卷须的分子调控网络以及开展无卷须育种设计。图2参32  相似文献   
10.
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112 和野生苦瓜自交系THMC170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采 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进行遗传分析;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734 和半野生苦瓜自 交系AVBG1602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对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遗传符合2 对等显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6 模型),其中主基因遗传率为 15.81%,多基因遗传率为7.83%。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对不分叉受1 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卷须分叉表现为显性,卷须不分 叉表现为隐性。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苦瓜植株卷须发生及发育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