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823篇
基础科学   142篇
  227篇
综合类   7799篇
农作物   224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31篇
园艺   5242篇
植物保护   28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884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931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46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西瓜白粉病效果好且安全的药剂,作者连续2年开展了设施西瓜白粉病药剂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西瓜植株生长未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42%苯菌酮悬浮剂和36%硝苯菌酯乳油在试验剂量下对西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各参试药剂中,20%戊菌唑水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目前已被登记用于防治西瓜白粉病,0.5%大黄素甲醚水剂是一种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高活性植物源杀菌剂,对人畜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建议可将42%苯菌酮悬浮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36%硝苯菌酯乳油登记于西瓜白粉病防治的应用药剂目录。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9,(9):85-87
为了有效解决日光温室土壤连作障碍,提高设施利用率,实现周年生产。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以中药渣为主,按照一定比例复配金针菇菇渣和牛粪等畜禽粪便,经过高温充分发酵腐熟,配成药渣复合基质,在日光温室中栽培小果型西瓜。从栽培茬口、品种选择、穴盘育苗、药渣基质复配、栽培设施建造、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采收运输等方面介绍了西瓜药渣复合基质高效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温室连作障碍,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基质循环利用,可在瓜菜主产区及戈壁日光温室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西瓜种植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其种植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发生严重的病害这一种植风险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响水县西瓜种植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露1号’是以‘早佳花’为母本‘、W6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杂交1代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大棚春播全生育110 d左右,果实发育期32 d左右。第1雌花节位8~9节,雌花节位间隔5~6节。单瓜质量4~5 kg,商品果率90%以上。圆形果,平均果形指数1.0,果面浅绿色覆深绿狭齿带,条纹清晰,果面无棱沟、有蜡粉,果皮厚度中。耐贮性好,耐运性中。瓤色粉红,汁液多,口感好,瓤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左右,最高可达12.5%。植株长势旺盛,田间表现中抗枯萎病和炭疽病,较耐低温弱光。667 m2产量2 500~2 700 kg。适宜在浙江及其他生态类似地区春秋季种植。于2018年4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8):80-82
以‘早佳’(8424)为材料研究了双株栽培模式西瓜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以确定大棚西瓜双株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与常规单株栽培比较,双株栽培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及品质,667 m~2节约生产成本475~575元,纯收入增加685.70~805.25元,可作为一种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12):94-95
根据小果型西瓜的特征特性及内蒙古地区冷凉的气候条件,探索出适宜当地的不整枝、不打权的省工简约化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笔者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情况,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技术,对当地小果型西瓜的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5):74-75
介绍了在宁夏压砂地种植模式下的嫁接西瓜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压砂地西瓜采用嫁接生产技术,可显著提高西瓜植株对土传病害的抗性,土传病害发生率降低83%,西瓜产量提高30%,并且能提高果实贮运性,实现压砂西瓜的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保证了压砂西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9,(12):96-97
在幼龄柑橘定植后的3~4 a(年)内,如何解决幼龄柑橘覆盖率低、生产投入大、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是湖北省西南丘陵山区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性调整的要点之一。2016年以来,在湖北省枝江市推行了幼龄柑橘套种春季西瓜一秋季马铃薯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湖北西南地区海拔300 m以下土壤层较为深厚的山区及旱粮改果树的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黑皮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光合光响应模型,为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对8种经典的光合光响应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能够表现出光抑制情况,但在拟合过程中出现暗呼吸速率为正值、光补偿点为负值及无法解释当光强达到饱和后光合速率快速下降的问题;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Ⅰ、指数函数Ⅱ无法直接求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结合常用的光饱和点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光饱和点与实测值均存在较大的偏差,且指数函数Ⅱ在计算光饱和点时表现出明显的人为性,也无法拟合光抑制情况,但4种模型拟合得到的光补偿点均与实测值相差不大;指数修正模型因系数β为负值,无法求取四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且拟合得到的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光补偿点明显低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暗呼吸速率及二倍体黑皮冬瓜的光饱和点明显低于实测值,但获得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实测值最接近,说明其在拟合最大净光合速率上有优势;整体上分段函数计算得到的黑皮冬瓜的各光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也能很好的拟合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曲线。分段函数拟合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光合光响应曲线效果较其他模型效果好,分段函数模型为黑皮冬瓜最适合的光合光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