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桑园通过间作地黄,掌握地黄种植技术,每667m2桑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地提取物对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选用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饲喂基础日粮,于14日龄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每组分别给予以下处理:生地提取物添加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g/L生地提取物;黄芪多糖组(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mL/L黄芪多糖;免疫不给药组(Ⅴ组),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并饲喂基础日粮,空白组(Ⅵ组),不免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只饲喂基础日粮。药物添加期为7d,对鸡群在14、21、28、35、42、49、56日龄进行心脏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溶菌酶以及IFN-α、TNF-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7周采样周期内,与空白组相比,黄芪多糖和生地提取物的添加能不同程度的促进雏鸡白细胞的增殖,提高溶菌酶和IFN-α、TNF-α的含量(P0.05)。其中,中药添加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较空白组(Ⅵ组)的白细胞数目有显著增加(P0.05),而中剂量组(Ⅱ组)与黄芪组(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35日龄时中剂量组和黄芪组较高、低剂量组(Ⅰ组)能显著增加雏鸡溶菌酶和TNF-α的含量(P0.05),14日龄~28日龄,生地提取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黄芪组的IFN-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Ⅵ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地提取物具有增强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建议生地提取物在雏鸡日粮中的添加剂量以2g/L为宜。  相似文献   
3.
一、根茎类中药材特性和生产机械化技术要求1.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特性根类中药材主要有辣根、黄芪、党参、柴胡等,生长深度一般在20~35cm,直径  相似文献   
4.
<正>半夏、地黄是山西省新绛县三泉镇、南社乡各村喜欢种植的地下根茎类中药材。但种植户大都是靠老传统、老经验,对于如何加强水肥管理、怎样施肥增产等关键问题了解不多。地下根茎类中药材种植对土壤、地势选择要求较严,既怕旱又怕涝,既怕盐碱又不能太酸,既喜欢有机质又怕化肥。所以,低洼地不宜,稍粘一点的地也不好,必须是砂壤土或轻壤土才行,而且涝能排、旱能浇,须达到这个标准才可种植,不能有一点含糊。你说要想种好半夏、地黄,是  相似文献   
5.
母畜发情亢进在临床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发情周期缩短、无规律,严重者食欲减退,体况下降;屡配不孕,繁殖能力下降;役畜使役能力严重下降。笔者经十多年临床实践,采用知柏地黄汤治疗该病10余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6.
7.
8.
<正>1临床上常用的有安钠咖、洋地黄毒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洋地黄毒甙注射液性质不稳定,易被酸、碱、水解,所以单独使用为好。2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强、快、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4~5月,在华北地区的路边、田头有许多开着串串紫红色小花的地黄在春风中摇曳,即使在土壤很贫瘠、条件非常恶劣的石缝中也有它们的身影。也许是从小就常见到它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缘故,我对地黄的印象不深,也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我在路边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图1~2):在细细的水泥缝隙中生长着两行生命力旺盛的地黄,犹如列队的士兵正在等待首长的检阅。我一下子被这种顽强的精神震撼了,于是开始有意地关注它。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对它的兴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不同部位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7份地黄种质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以梓醇为对照品,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法于510 nm对地黄叶片和根中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1~0.25 m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191 7ρ-0.003 5,相关系数R2=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1.61%。地黄叶片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普遍高于根含量。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对地黄根和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进行含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