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6,(7):1-8
近年来,瓜菜类作物病原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增加了瓜菜相关病害防治的难度。存在于瓜菜作物病原细菌中的外排泵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与细菌的耐药性及细菌/植物互作关系密切。笔者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RND外排泵的结构与功能、细菌/植物互作过程中外排泵的作用以及外排泵抑制剂(EPIS)的相关研究进展,为瓜类和蔬菜类作物病原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菌株中是否存在与红霉素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选取含有mefA基因和ermB基因和不含mefA/ermB基因的链球菌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红霉素均敏感菌株,在能量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存在时,采用棋盘法分析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对分离菌MIC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分离株的膜蛋白图谱.结果显示:CCCP可对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产生影响,可增强其对红霉素、阿齐霉素的敏感性,但不影响其对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含有ermB基因、不含mefA/ermB基因的耐药菌,对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不受CCCP的影响.菌株膜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与其他菌株的膜蛋白图谱差异较大,其膜蛋白条带多而深浓,在45 000处有明显的条带,其他菌株无该条带,推测该蛋白可能是膜主动外排的相关蛋白.本试验结果佐证了在链球菌内存在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  相似文献   
3.
四环素类药物是发现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从5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学临床[1].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和毒性低等特点,因而在兽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常见药物.随着药物使用年限的增加,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水平和耐药率也随之增强.有研究显示,分离自猪、牛、人的大肠杆菌O15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极高(97%,100%,100%)[2],在184株沙门菌分离株中,四环素的耐药率达到了66%[3].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细菌对消毒剂和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通过亚抑菌浓度苯扎溴铵和氯已定分别对大肠埃希菌质控菌ATCC25922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测定诱导前后多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诱导前后大肠埃希菌外排泵acrAB- Tolc中融合蛋白AcrA调控基因acrA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经苯扎溴铵和氯已定诱导后的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钠、土霉素、阿莫西林均产生了耐药性,且诱导后的菌株均存在acrA基因mRNA高水平表达,提示大肠埃希菌对消毒剂与抗菌药物之间的耐药性存在相关性,其机制可能是外排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5.
acrA基因在细菌多重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利用PCR扩增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菌株acrA基因,应用Clustal W进行氨基酸进化距离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绘制进化树.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ac-r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15个标准菌株中都存在,其中,血清5型、8型、14型有2个拷贝(acrA1和acrA2).进化距离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之间AcrA1氨基酸序列有较大的差异,同源性为89.8%~100%.同一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acrA1和acrA2氨基酸同源性低于30%,但都位于比较保守的基因座上,这是首次发现副猪嗜血杆菌会存在2个acrA基因.本研究为副猪嗜血杆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了解双歧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关系,确证其耐药机制——外排系统的存在。对双歧杆菌标准菌株和从酸奶中分离的4株双歧杆菌菌株进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试验,从中筛选出耐药菌株,再用质子泵抑制剂2,4-二硝基酚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耐药菌株和标准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情况。通过对比2,4-二硝基酚存在与否菌体对环丙沙星的摄取量变化,从而确证了双歧杆菌外排系统的存在。实验表明:双歧杆菌有外排系统作用介导的对环丙沙星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志贺菌属(Shigellae)是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志贺菌H24是临床多耐药株.在H24的分类过程中,发现血清分型和16S rRNA分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6S rRNA不能直接把H24鉴定至种,通过分析H24外排泵基因emrE、cmr、ydhE、acrB基因序列信息,尝试利用外排泵的基因序列信息对志贺菌进行鉴定分类.结果表明,H24外排泵基因emrE、cmr、acrB和ydhE具有很强的进化保守性,未发现染色体上的外排泵基因在不同种属之间有明显的水平转移痕迹,对志贺菌仅用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连属的分类都不能做到,但结合emrE和cmr的基因序列信息可直接将志贺菌鉴定到种,首次提出以外排泵基因为分子靶标对志贺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快速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考察粉防己提取液致耐药大肠埃希菌外排泵表达量的下降是否由其外排泵调控基因acrR和marR基因突变引起.方法:选取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25-1,4-5,72-1,79和质控菌ATCC25922作为受试菌,用粉防己提取液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多重耐药抑制基因marR和acrAB外排泵抑制基因acrR的突变情况.结果:耐药大肠埃希菌在粉防己提取液处理后,乳酸环丙沙星对其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值明显降低,且其acrR和marR基因序列较处理前有多处明显突变.结论:中药粉防己提取液可能具有逆转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钢铁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方法]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外排焦化废水,通过监测分析进出水中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探讨冬季人工湿地植物层不添加及添加有机覆盖物对钢铁企业外排焦化废水净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低温季节,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不添加有机覆盖物人工湿地对外排焦化废水浊度,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55%,14.94%,14.20%和71.26%;添加有机覆盖物人工湿地对外排焦化废水浊度、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54%,21.62%,20.50%和71.88%;有机覆盖膜的保温作用使得COD去除率升幅达44.68%,TN去除率升幅达44.45%。[结论]在植物层添加有机覆盖物作为保温材料,可以提高人工湿地在低温条件下的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及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株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及其与舒巴坦、利血平和EDTA联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能使5株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仅能使3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而EDTA能使7、5、3、6、8株菌对以上5种药物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利血平使4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下降4倍以上,使5株菌株对氟苯尼考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EDTA使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5类药物的MIC大幅度下降,分别使8、5、2、8、8株菌MIC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EDTA使7株菌株对恩诺沙星MIC下降4倍以上,使所有分离株对其余4种药物的MIC显著下降;舒巴坦+利血平+EDTA和5类药物联用后,所用分离株的MIC下降4倍以上。由此可见,引起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原因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的下降、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破坏作用,三者相协同提高了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