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3篇
  104篇
综合类   322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宁南霉素、艾德拉和碧护3种药剂混合使用防治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8%宁南霉素、艾德拉绿(花、果)与碧护组成的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8%宁南霉素、艾德拉绿(花、果)与碧护组成的试验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很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10、20、30 d防效均在82%以上,与对照药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灵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25 747.5 kg/hm~2,保产率为103.90%。[结论]宁南霉素、艾德拉和碧护混合使用对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干旱气候规律及其对农业的胁迫效应,指出干旱灾害是宁南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加强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是宁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多年来的旱地农业科技攻关研究工作,在对单项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集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等四大措施紧密结合的宁南山区抗旱应灾农业技术体系,探讨了宁南山区抗旱应灾的主要技术策略。对于广大旱农地区提高农业系统防旱抗旱能力,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胜国  张劲 《四川蚕业》2004,32(4):19-19,21
蚕桑产业是安岳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县委、政府为了实现蚕桑产业“追乐至、赶宁南,争创四川省优质桑蚕茧基地县”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栽桑和发展密植小桑园,目前全县拥有桑树资源11万亩(1亩≈667m^2,下同),7766万株。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创新栽培技术,经过多年栽培总结出辣椒高垄、覆膜单株稀植技术,包括土壤选择、选用良种、定植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原因,宁南山区植被破坏严重,更由于山大沟深,黄土地质极易冲刷,造林极为困难,因此林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宁南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分析了在宁南山区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 PStV)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研究了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和宁南霉素(Ningnanmycin)对PStV的控制作用和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芸苔素内酯或宁南霉素对PStV均有一定防治效果,防效在35%左右,两者复配对PStV的控制效果(45.0%)均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36.1%)和宁南霉素(34.5%)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两者复配对花生产量提高(35.6%)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13.8%)和宁南霉素(21.2%)处理。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用量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南旱地上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各4个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庄薯3号)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马铃薯产量均呈抛物线型增长,其中氮肥增产幅度最高,其次为磷肥,钾肥最低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施用氮对马铃薯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钾肥有利于块茎膨大。马铃薯氮、磷、钾养分累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季氮、磷肥利用率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钾肥利用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施用氮、磷、钾肥显著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当氮肥施用量大于240 kg/hm2、钾肥施用量大于135 kg/hm2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不同氮、磷、钾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幅分别为19.6%~31.2%、11.2%~12.6%、1.3%~9.5%。本试验条件下,从经济施肥与水分高效利用角度宁南旱地马铃薯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174.0~189.7、92.2~94.6、113.0~113.7kg/hm2。  相似文献   
8.
南山流域是我县探索的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治理转型的示范流域,在治理上坚持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培育、区域经济发展、当地群众意愿、党建联建双带”五个结合,机制上采用“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整合、全民参与”的协作机制,在治理模式上,通过项目巩固改造提升,依托当地水资源,以道路为骨架,采用“上保、中培、下开发”的生态经济开发治理模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宁南地区流域治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得到水利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旱地玉米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南山区长期干旱是造成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采用秋季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及其相配套旱作节水保墒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土壤有效积温增加360~380℃,土壤含水量增加8~10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提高6.45 kg/mm·hm2,平均单产达到10.5 t/hm2,最高单产突破12.0 t/hm2,单位面积增幅超过26%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43%,种植密度由6万株/hm2提高到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设计氮、磷2种肥料和不同施肥水平的2因素4水平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各水平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磷肥各水平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氮肥各水平的平均产量均比对照(不施氮)增产,增产幅度为18.5%-32.9%,以施氮肥202.5 g/15 m2的增产幅度最大,为32.9%;磷肥各水平的平均产量只有施磷肥202.5 g/15 m2比对照(不施磷)增产75.78%,其他2个水平均比对照减产13.74%-14.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