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义方 《北方蚕业》2003,24(1):46-4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安康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桑园面积4.2万hm2,年产茧1200万kg,全市已由农工贸、产供销条块分割的分散经营,逐步形成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年蚕桑丝绸产值达5亿元以上,成为安康市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的加快,虽然给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安康蚕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给安康蚕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安康市作为秦巴山区的绿色明珠,多年来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林下经济作为全市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鲜明,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与此同时,伴随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的兴起,全市生态旅游也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地区绿色致富,创新驱动现代林业发展的又一引擎。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产业相融合既可促进资源整合、突出特色,又可拓展效益空间,是山林经济一大特色,更是符合安康实际的一种"林下生金"的创新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本文从优势基础、发展概况、融合方式等几个方面总结科学可行的兼容模式,为安康市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硒元素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安康市富硒魔芋产业是安康市重要的标志性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了安康市富硒魔芋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技术优势,旨在为开发优良魔芋品种、提升加工富硒魔芋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安康市富硒魔芋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分析安康市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安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两年多来,农机监理人员一方面沉浸在已为过去的农机监理辉煌的发展历史的无穷回味中,另一方面思想停留在消极的观望和等待的迷茫中。原先自己所从事的农机监理工作却一落千丈,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消沉、迷茫、悲观、观望、等待。思想调整不过来,观念跟不上形势变化,工作不创新,没有新思路,不深入实际,不搞调查研究,不研究工作。工作按部就班,按老套路行事、不注重创新、精神萎靡不振,适应不了新形势对农机监理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10,(10):28-28
<正>地处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经营绿色"和"三步走"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不懈抓绿化。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各类造林2138万亩,植苗造林1499万亩,飞播造林639万亩。其中1999~2009年造林724.7万亩。  相似文献   
8.
安康市有集体林地2225.95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70%以上。涉及林改的乡镇199个,村民委员会2459个,村民小组15973个,涉及林改群众250万人。  相似文献   
9.
安康市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生态环境的好坏,汉江水质的优劣,取决于江河两岸、公路沿线、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绿化治理程度,它将直接关系着这一区域、乃至全市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的质量与效益。加快对这一区域的造林绿化,  相似文献   
10.
<正>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为广阔的朝阳产业,也是关联性强,外向度高的综合产业。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财政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陕南突破发展战略的积极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