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鱼作为鲫鱼变异而来的一种观赏鱼,所繁殖的后代幼鱼中,或多或少地有部分个体出现程度不同的返祖现象,龙睛鱼中有的个体眼球不突出,或突出不明显,或一眼突出一眼不突出,有的尾鳍和臀鳍和鲫鱼一样;蛋种鱼有的个体在背部长出不完整的背鳍,或刺状及瘤状的背鳍残迹;绒球鱼中有的个体长出绒球一大一小,珍珠鱼中有的个体长不出珠鳞,体  相似文献   
3.
夹江花(鱼骨)的形态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量分析了夹江花(鱼骨)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可数性状方面:背鳍Ⅲ-7,尾鳍19,臀鳍Ⅲ-6,腹鳍I-8,胸鳍I-16~19,第一鳃弓鳃耙数6~10,围尾柄鳞18~20,侧线鳞46(6.5-7.5)/(4.5-V)49,下咽齿3行、1.3.5-5.3.1,脊椎骨4 42~44;可量性状方面:全长为体长的1.20倍,体长为体高4.38倍、为头长4.18倍、为尾柄长5.52倍、为肠长0.84倍,头长为吻长2.79倍、为眼径4.21倍、为眼间距3.47倍,体高为体宽1.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77倍.体重与体长相关式为W=0.0123L3.083,n=30,r=0.9983.肥满度系数为1.57.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 carpio)尾鳍细胞系。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系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相似文献   
5.
美洲鲥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仔稚鱼(1~51日龄)脊柱、胸鳍、尾鳍、背鳍等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开始于10日龄仔鱼尾部的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16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成髓棘和脉棘,19日龄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23日龄所有椎体形成。各附鳍支鳍骨发育顺序先后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胸鳍在2日龄时出现乌喙骨,13日龄形成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19日龄仔鱼肩带和上匙骨开始骨化;尾鳍的尾下骨最早出现在5日龄,12日龄尾鳍形成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和6枚尾下骨,19日龄仔鱼尾椎和尾鳍率先开始骨化,直至23日龄尾鳍骨骼系统钙化完全。最终背鳍和臀鳍分别形成18和22根鳍条。美洲鲥骨骼发育研究对其早期发育功能趋向、环境优化及分类鉴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鲢、鳙正反交所得1龄鱼种(分别记为正交鲢♀×鳙♂、反交鲢♂×鳙♀)进行生长及体型对比试验,饲养150 d.结果表明,反交比正交在体长和体重的增长上分别快9.28%、32.86%;同时,体重日绝对增重率,正交为46.22%,反交为61.87%.从体长和体重的变异系数看出,正交的变异程度大于反交.对杂交1龄鱼种与同等规格的标准鲢进行体型对比的结果表明,杂交鲢具有体较高、头较大、尾鳍较短的特点;反交比正交具有体较高、头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乌鳢,鳢形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乌棒、财鱼、蛇头鱼等乌鳢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局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下颔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背鳍和臀鳍基部部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黑斑点。  相似文献   
8.
唇(鱼骨)1龄鱼和2龄鱼形态特征参数及其相关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瓯江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1龄幼鱼与2龄成鱼21个形态特征参数测量分析后发现:不考虑体长的影响,相比1龄幼鱼,2龄成鱼的头宽、胸鳍长及尾鳍长这3个参数存在较大的变异(P<0.05).分别分析1龄幼鱼与2龄成鱼形态特征参数与体长的相关关系,发现1龄幼鱼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有12个,而2龄成鱼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只有8个(P<0.01);进而控制体长的影响,分别分析这12个参数之间的偏相关关系,可以发现,相比2龄鱼,1龄鱼的各参数间存在更多的偏相关性.综合参数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无论对于1龄幼鱼还是2龄成鱼,头长、头高、眼间距、尾柄长、体重、背鳍长这6个参数不仅与体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与其它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变异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我们在对我国鲚鱼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经常采到许多断尾标本,有的几乎失去整个尾鳍和尾部,但它们仍然能继续生活,并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重新长出新的尾鳍。在鱼类中失去了尾鳍和尾部能够继续生活,又能重新长出新尾的种类不多,具有鲚鱼这样再生能力的种类则更为少见。因此,在进行分类鉴定时,有时会把它们误认为是新类型,而难以确定其分类位置。这里把我们平时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etatus),又称沟鲶、美洲鲶。英名Channel Catfish.属鲶形目,鮰科。原产美国,1984年引入我国,已在许多省区养殖。此鱼身体细长,头小而扁平,无鳞,尾鳍分叉,背鳍之后具脂鳍,背部深灰色,腹部乳白色,体侧有黑斑,须4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