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1971~2010年邯郸地区16个气象台站的日最高气温、14:00时空气相对湿度和14:00时风速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邯郸市干热风发生日数和干热风天气过程发生次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邯郸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邯郸市轻度、重度干热风的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2.6 d和1.4 d,在空间分布上自西北到东南逐渐减少;轻度、重度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0.9次和0.5次;从1971年至2010年,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很明显,均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轻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5年和2.0年的周期,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0年和2.0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09,(9):48-48
<正>日前,河北省沧州市农业局组成专家测评组对沧州市献县原种场种植的石新618小麦品种进行了实打实收,测评结果为667米2产623.1千克,创下了沧州市小麦实打实收高产的新纪录。据了解,石新618是由石家庄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选育出的抗旱高产型小麦新品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习性人参为阴性植物,喜凉爽温和的气候,耐寒,怕强光直射,忌高温多雨,怕干热风。适宜人参生长的温度为19 ̄26℃。地温5℃时,?开始萌动,10℃左右开始出苗,人参种子有休眠期,种子寿命2 ̄3年,种子发?适宜温度在13 ̄16℃。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人参对土壤要求很严格,以pH值4.6 ̄5.8、土壤富含腐殖质、排灌方便的砂壤土为好,不能重茬,选地后,于封冻前翻耕1 ̄2次,耕深20厘米左右,翌年春化冻后再进行翻耕,并且施入农家肥,每667平方米(1亩)地用4000公斤左右,与土壤混合拌匀,以后每2个月翻耕1次,栽播前1个月左右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整地做…  相似文献   
4.
5.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小麦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本文对目前国内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指标、特征及变化规律,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成因及预测预报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小麦干热风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干热风是吉木乃县小麦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一种造成大量蒸发的综合气象现象(高温、低湿和旱风),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强烈地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在短时间内给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小麦生长期长(230天左右),经历秋冬春夏四个季节,旱、冰雹、大风、霜冻、干热风等气象灾害频繁。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良品种的优质高产特性,确保下年小麦增产丰收、农民增效,有必要对河南气候、不同生态麦区做以分析,提出种植参考品种。一、气候特点及其多样性河南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等气候基本特点,存在着自南向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两个特。气候多样性和气候过渡  相似文献   
8.
山西冬小麦干热风分布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34-1138
基于山西39个气象站1971—2013年43 a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干热风的发生日数、发生过程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冬小麦干热风在1971—2013年之间总体呈波动略减小趋势,20世纪70年代干热风发生较为严重,轻、重干热风发生均较多,20世纪80年代危害最轻,90年代以后有缓慢增加趋势;干热风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临汾和运城盆地,其次为晋中盆地,晋东南发生最轻。干热风是山西冬小麦主产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发生日中空气相对湿度较小是引起千粒质量降低和产量减少的重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御干热风是小麦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吕义明 《中国农资》2011,(16):23-23
连日来,江苏省东海县根据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和小麦长势,为防治县域小麦虫害、预防后期早衰和干热风等情况.多措并举、层层发动、狠抓落实、强化指导.迅速掀起以“一喷三防”为重点的小麦后期管理新高潮。当地使用杀虫剂、杀茵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荆喷雾,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增粒重的目的,从而确保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金属遮光网预防小麦干热风初步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农林科技》1998,(1):2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