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致倦库蚊(贵阳株)天蚕素B2(CecB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定向克隆CecB2成熟肽序列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将成功构建的pET32a-CecB2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中经IPTG诱导表达,对IPTG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优化后表达所得目的蛋白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鉴定表达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ecB2,IPTG浓度和时间优化结果为IPTG浓度为0.05mmol/L,诱导时间为3h。SDS-PAGE检测获得大小约25ku的可溶性纯化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可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说明所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ecB2能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笼内研究表明,容器水面覆盖细绿萍可阻止库蚊在其中产卵,但对中华按蚊产卵无显著作用。1987年在湖南桂东县对放养细绿萍的稻田观察结果,库蚊(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明显比对照田为低,而且随着覆盖面积比例扩大而下降率愈大,当覆盖面积达到95%时,平均下降率达78.96%,但对按蚊幼虫密度下降率甚微,这与实验室观察结果相符。在桂东县,养萍稻田每亩可收鲜萍1500-2000公斤,可用作禽畜饲料或其他作物基肥。养萍稻田也可使稻谷增产8%左右。由于养萍既可减少库蚊幼虫孳生,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在稻田蚊虫综合治理中值得采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XND-P450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淡色库蚊中表达量的差异,为阐明XND-P450的功能和抗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淡色库蚊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差异表达的EST片段设计PCR引物,采用RACE技术克隆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基因XND-P450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对XND-P450基因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淡色库蚊中的表达量差异进行检测。【结果】经过克隆获得长度为1 679bp的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基因XND-P450全长cDNA,编码5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致倦库蚊、埃及伊蚊CYP450基因的同源性在70%以上,其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3 244.9u,理论等电点为8.10,属于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氨基酸序列与致倦库蚊及冈比亚按蚊CYP450蛋白的同源性在40%以上。半定量PCR电泳分析显示,抗性品系淡色库蚊中的XND-P450基因表达量较敏感品系高。【结论】克隆了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XND-P450基因,该基因在抗性品系淡色库蚊中的表达量高于敏感品系,推测其与氯菊酯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淡色库蚊一个全新的氯菊酯抗性相关基因PR-XP1的全长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阐明该基因的抗性机制及研制新型卫生杀虫剂奠定基础。【方法】依据抗性与敏感品系库蚊差异表达的EST片段(GenBank号:EC093826.1),设计特异性PCR引物,采用RACE技术,克隆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基因PR-XP1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同源性与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并对PR-XP1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获得了全长为2 004bp的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基因PR-XP1,该基因具有完整的CDS区,编码249个氨基酸。同源性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R-X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致倦库蚊(GenBank号:XM001862469.1)、埃及伊蚊(GenBank号:XM001658032.1)和冈比亚按蚊(GenBank号:BX021208.1)相关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5%,83%和70%;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致倦库蚊、埃及伊蚊、西方蜜蜂、入侵红火蚁、佛罗里达弓背蚁、印度跳蚁等昆虫中"假设性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46%以上。结构分析显示,PR-XP1基因编码蛋白可能为具有2个跨膜螺旋的膜蛋白,跨膜区形成了一个特异性的"U"形结构;该基因还具有1个微弱的信号肽位点和24个磷酸化位点。【结论】克隆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的"保守性假设蛋白"基因PR-XP1,推测其功能与氯菊酯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Trizol改良法、CTAB法及Trizol+ CTAB 5种方法提取的淡色库蚊总RNA,以期得到最优方法.提取总RNA并用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经过Dnase I消化后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用CYP6F1引物作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CTAB法提取的效果最好,提取的样品纯度高,完整性好,杂质较少,DNA残留少,降解不明显.CTAB法提取的RNA可以作为eDNA合成和基因克隆的模板,能够满足后续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用60%乙醇分别提取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子与艾蒿(Artemisia argyi)、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的叶和茎提取物,并用浸渍法和三角烧瓶熏蒸法测定了提取物对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复组蚊的幼虫和成虫杀虫和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苍耳子、艾蒿叶与茎和紫茉莉叶与茎植物提取物对蚊的IV龄幼虫毒杀作用的LC50值分别是0.373 6、1.630 7、2.715 5、6.841 1和3.981 8 mg/mL,对成虫毒杀作用的LC50值分别是0.017 85、0.042 85、0.018 09、0.034 40和0.068 74 g/250 mL;5种提取物对幼虫的毒杀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苍耳子、艾蒿叶、艾蒿茎、紫茉莉茎、紫茉莉叶,对成虫的毒杀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苍耳子、艾蒿茎、紫茉莉叶、艾蒿叶、紫茉莉茎。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型热性传染病。大部分2-3d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主要表现病牛高热和呼吸促迫、流泪、流口水、流鼻汁以及四肢关节疼痛所致发的跛行,多良性经过。因为病毒是吸血昆虫库蚊和蠓传播,因此库蚊和蠓活动季节正是本病的发病季节。黄牛、水牛、乳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香樟叶、香樟果实、天竺桂叶的水蒸气蒸馏精油对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成蚊的熏蒸活性及其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香樟叶、香樟果实和天竺桂叶精油对致倦库蚊熏蒸20 min后,其24 h的LC50值分别为7.47、4.92和5.70μg/cm3;在设定的熏蒸剂量下,3种精油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分别为16.62、15.91和16.98 min。将香樟叶精油与天竺桂叶精油以体积比1∶9、3∶7和5∶5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52.09、158.20和152.86;将香樟果实精油与天竺桂叶精油以体积比1∶9、5∶5和7:3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45.73、146.30和139.79。表明3种植物精油均对致倦库蚊成蚊具有显著的熏蒸活性,将其以适当比例混配后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对水稻间歇灌溉增产机理与蚊媒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增穗、增粒,每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22.5 kg,节省灌溉用水187.43 m3;中华按蚊幼虫密度比对照减少10.32条/10勺,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比对照减少13.93条/10勺。间歇灌溉对蚊媒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茼蒿素类似物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茼蒿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浸叶法处理小菜蛾 2龄幼虫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 5d后的 LC50 值分别为 4 98.74μg· m L-1和 2 99.82μg· m L-1;对菜粉蝶 3龄幼虫处理后 6d的L C50 值分别为 655.79μg· m L-1、 4 65.74 μg· m L-1,处理后 8d的 L C50 值分别为 3 82 .12 μg·m L-1、 2 78.86μg· m L-1。以 5μg/头的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注射处理菜粉蝶 5龄幼虫 ,2 4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4 5.3 4 %和 68.86%。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对致倦库蚊 3龄幼虫处理后 2 4 h的 L C50 分别为 9.91μg· m L-1和 6.2 1μg· m 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