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309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391篇
  170篇
综合类   2494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742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职业技术学校也在加快转型,由传统的以书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概述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种植教学趣味性与实践性的有效措施,旨在不断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种植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育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提质增效机械化技术在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应用基础上实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创新。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达到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一、技术要点1.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范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全喂入收割机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洒覆盖地表,秸秆不积堆,秸秆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为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别名二花、双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金银花根、茎、叶、花均可入药,主要药用部分为干燥后的花蕾,具有清热解毒,消除慢性炎症、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安庆市耕地地力进行划分,分析地力变化,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合理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稻亩增百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水稻高产,进行了亩增百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根据水稻的生长特性,用降低播种量提高秧苗质量的方法.通过协调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达到了亩增百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地.  相似文献   
7.
如果用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的山地或荒地建苹果、梨、桃、李等果园,栽植前又没进行过开园整地和培肥地力,果苗栽下后会因为土壤耕层浅、结构不良、肥力低、有机质含量少、酸碱度不适宜而生长不良。因此应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8.
土壤盐碱、板结、瘠薄是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播种质量是关键。而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又是保证播种质量,实现小麦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棉豆间作种植模式优势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一)棉豆间作优势 棉豆间作是江汉平原近年来推广的一种高效农业种植模式,与传统的麦棉套作、油棉套作相比,棉豆间作具有以下优势: 1、大田生育期缩短,既节省了劳力又降低了成本。棉豆间作整个大田生育期约210天左右,而麦棉、油棉套作整个大田生育期为350天左右,由于棉豆间作大田生育期短,可节省  相似文献   
10.
红松人工林皆伐迹地二代连栽红松历经10年试验,结果表明:连栽后红松造林成活率为62%,10年后幼林保存率仅为30%,且幼树生长缓慢,生长量与同龄的一代林分相比树高和胸径分别下降了33.3%和49.5%,呈现明显的地力衰退趋势,故红松人工林二代不宜连栽红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