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万年仙人洞遗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进行过两次发掘,是我国华南地区较早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九十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澳得沃考古研究基金会马尼士博士联合组成的“中美农业考古队”又对仙人洞和附近的吊桶环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1999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再作了一次发掘,  相似文献   
2.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6,(12):48-49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出现了陶器。最早的制陶技术是捏制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慢轮陶车,这在制陶技术上是一个大的飞跃。陶车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也提高了对坯胎及原料的采集、淘炼的加工质量。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域均生产出相当精采的陶器。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随着制陶工具、工艺水平的提高和对制陶原料的  相似文献   
3.
一.作物及大豆的重要作用1.作物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们把有益于人类,进行栽培的植物,统称为作物。人类最初栽培的作物,无疑是来自采集的野生植物。时至今日,人们乃可以把某些有益的野生植物,培育成新作物。自从人类开始栽培野生植物以来,大量栽培作物出现,引起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从此人类依赖栽培作物以维持生存,并从游牧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实  相似文献   
4.
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是稻作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故农业(包括稻作农业、麦作农业、粟作农业、高梁种植业)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时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稻作农耕的发明或传播,在世界各地虽有早有晚,但自稻作农耕发明以降,遂与稻作农耕区的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迄至今天。随着稻作农耕的不断发展,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并可大致分为稻作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拙文拟就稻作农耕文化内涵中的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迹、水利工程、仓储遗迹与遗物及稻作农耕民俗和反映稻作农耕的雕塑、绘画作品、诗词、谚语等作一初浅的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野马、家马及东亚养马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农业考古》2004,(1):252-254
马之为用大矣,可以乘骑,可以拉车,可以耕地……。《山海经》一书多处记有马,它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大陆。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交融最直接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的农业生产至少有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纵观山西农业的发展历史,人们可以感受到山西农业的久远与悠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地区史前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赵东升 《农业考古》2007,(1):231-234
自从人类诞生,人类就以捕获野生动物作为自己食物来源的一部分。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存于大猛兽之间,对动物的恐惧心理(或者其他什么心理)比较重,他们主要以采集植物的果实、坚果、根等作为食物,对肉的需求也只是小型动物或者偶尔拣到野外死去的动物腐肉,他们过着一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知道了用火,这是人类在进化史上的一次革命。但采集仍是食物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最初武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养殖程度的增高,养殖设施由旧石器时代跨越到了工业时代,养殖设备的升级和专业场长的指导,推动了我国标准化养殖的快速发展。防疫程序的严格、饲养管理的强化使养殖效益不断提  相似文献   
10.
山西谷子(粟)的栽培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迄今发 掘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有200余处,诸如,芮城县的“西侯度人”、“匼河人”,襄汾县的“丁村人”,朔县 的“峙峪人”,大同市的“许家窑人”,以及垣曲县的“官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