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8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角度探讨了普通昆虫学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及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以期促进创新型植物保护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I0003-I0003
农业部昆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是1989年由农业部批准设立的,其所属学科点昆虫学是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选为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2002年再次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随着学科建设与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农业部第二、三轮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获得确认。  相似文献   
3.
就如何在昆虫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做了尝试。采取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选用优秀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实验教学等措施,以在昆虫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甘蔗持续生产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的甘蔗种植者(下面简称为蔗农)(甘蔗:甘蔗属的种间杂种)面临不断的挑战:要求利用适宜环保的方法生产甘蔗,同时保证甘蔗产量和经济利益的持续增长。一种可以有效接受挑战的农业系统被称为作物综合管理系统。本文目的在于回顾近期一些有利于促进甘蔗综合管理系统应用的研究。农业方面的研究包括:轮作甘蔗的增产、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学、最佳施肥、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方法、病理学、昆虫学、除草方法。同时回顾蔗田与工厂的持续关系。本文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甘蔗种植者面临不同的挑战。然而,广泛地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是结合生产、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的作物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1、2代幼虫在河北张家口春玉米上的危害蛀孔 ,分布在雌穗着生节 (含穗柄 )及其上、下1~3节上的百分比分别为89.9%和85.7%。 1代幼虫蛀孔42.0%分布在雌穗下 1~3节 ,26.8%分布在雌穗上1~3节 ,每株平均有1.8个和2.1个蛀孔。玉米品种逐单 1号和自 330分别减产 19.3%和 23.5%。蛀孔数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每株增加 1个蛀孔 ,两个品种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11.04%和 13.17%。雌穗上部 1个蛀孔的产量损失系数为3.9和 2.9,雌穗下部 1个蛀孔为 16.4和 12.4。 2代幼虫蛀孔 45.7%分布在雌穗以上茎节 ,28.5%分布在雌穗以下茎节 ,每株有 1~6个蛀孔时 ,蛀孔数与产量损失相关系数均未达到 5%的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6.
芒果横线尾夜蛾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林  杨永生 《植物保护》2003,29(2):43-45
芒果横线尾夜蛾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嫩梢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元江 1年发生 5~6代 ,世代重叠 ,以蛹在枯枝或树皮缝中越冬。全年出现 4次危害高峰。幼虫共 5龄 ,以 3龄后钻蛀嫩梢和花穗轴 ,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芒果新梢抽生 2~5cm时 ,用 40%速扑杀、24%万灵或 15%氧乐果 1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防治效果为76.3%~93.1%。  相似文献   
7.
观察含有不同抗虫基因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九龙江型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翅型分化的影响表明 :生物型Ⅱ若虫在抗虫品种Ptb33上无法羽化 ,在抗虫品种RathuHeenati上若虫发育历期最长 ,在抗虫品种ASD7、Babawee上和在感虫品种TN1、Mudgo上差异不显著 ;孟加拉型若虫发育历期在Ptb33上最长 ,在TN1、Mudgo和ASD7上最短 ;九龙江型若虫历期在Ptb33上最长 ,分别比TN1、Mudgo、ASD7、RathuHeenati和Babawee多 11.82、10.41、10.87、74.6、92.9d。生物型Ⅱ在抗虫品种上若虫存活率明显下降 ;孟加拉型除Babawee外 ,在RathuHeenati、Ptb33上若虫存活率很低 ,分别为 14 %和 4% ;九龙江型若虫在Ptb33上的存活率为 8% ,在RathuHeenati上的存活率为 28% ,在其余感虫品种上的存活率均达 52%以上。不同生物型在不同抗感品种上的短翅率均很高 ,受品种抗感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扫描昆虫雷达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扫描昆虫雷达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扫描雷达回波的VGA图像信号进行单帧采集和多幅序列采集,经过图像处理、参数自动识别和回波的自动分析、计算后可得到昆虫活动的方位、高度、距离、密度、飞行的方向和速度等一系列迁飞活动数据。对迁飞昆虫活动实时监测,实现该类害虫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梁舟蛾主要危害玉米、高梁、甘蔗等,在河北省以危害夏玉米最重。该虫在河北中南部1年发生1代,以蛹在7~10 cm深的土层中越冬,翌年6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幼虫发生危害盛期。该虫主要危害夏玉米中部果穗上下1~2片叶,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