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1159篇
基础科学   672篇
  538篇
综合类   8904篇
农作物   905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1990篇
园艺   2786篇
植物保护   27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1153篇
  2009年   1183篇
  2008年   1254篇
  2007年   1033篇
  2006年   1047篇
  2005年   972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津市培育的优质小站稻品种津川1号和隆优619为供试材料,分析了春稻和麦茬稻品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津川1号作麦茬稻的整精米率明显低于作春稻,而垩白粒率显著高于春稻;津川1号麦茬稻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偏高,食味值显著低于春稻;隆优619作春稻和麦茬稻无论在外观、加工、食味还是营养品质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是较理想的麦茬连作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检验油菜素内酯(BR)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R及其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著增高,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提高番茄各层花序的坐果率,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对番茄前期生长、生理指标优化、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加成效应不明显。综上,BR配施外源钙处理的效果不显著,适宜浓度的BR可以单独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上应用,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探索经济效益较高的大棚蔬菜种植模式,我们根据本地区大棚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季节安排、品种搭配、资源综合利用和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大棚秋番茄-春茄子/洋扁豆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并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菜农欢迎。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秋番茄-春茄子/洋扁豆高效种植模式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磊 《河南农业》2021,(10):49-49
一、试验目的根据固始县农业环境条件,结合小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播量优化试验和示范,以期获取优质小麦适期播种的最佳播种量数据,为构建优质小麦协调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二、试验方法(一)试验地点稻茬麦区试验基点安排在郭陆滩镇太平村太平农业种植合作社。试验地较为平坦,排灌方便。土壤为轻壤型水稻土,肥力较高。前茬作物为水稻,每667 m2产量550 kg。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寿县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总结了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气候条件对农业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也是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种作物,对人民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玉米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一定要重视对玉米种植技术与气候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蔡讯 《蔬菜》1989,(4):19-19
碧春是北京蔬菜中心黄瓜育种组经多年定向选择育出的早熟黄瓜一代杂种。1986~1988年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小型生产示范和市种子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区试。今年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