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保护右江流域生态环境,协调郁江乃至珠江上下游各方经济利益,更好的激励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分析右江流域水生态现状、存在问题、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环境及其在郁江流域、珠江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模式。通过对标对表有关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划成果,立足百色市实际,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内容、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初步构建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建议,为水生态补偿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的调查方法对密云水库周边地区877户农户对信息来源途径、环境保护认识、生态补偿意愿,期望与机会成本、移民意愿与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保护水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需要通过拓展农户信息来源途径,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北京郊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环保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3.
机会成本以经济的稀缺性和该经济资源用以投资的多种选择机会的存在为前提,是指在投资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投资方案所应负担的、按放弃的其它投资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收益损失,亦称机会损失。选择某一方案必然意味着其它方案可能获利机会的被放弃或者损失。由于机会成本并没有构成研究所的实际成本支出,并不在任何会计帐户中予以登记,所以,科研院所在投资决策、对经营单位的管理等方面往往不是很自觉地核算机会成本,造成看不见的投资损失或管理上的不科学。笔者认为,自觉加强机会成本核算,对于科研院所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在农用地流转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农用地流转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耕地保护的农用地流转模式体系,并重点探讨了模式体系中的几个有效机制,力图缓解耕地保护与农用地流转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农用地流转.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稻谷、小麦、玉米的收益、用工量及种植结构变化,稻谷中早晚稻与中稻种植结构变化,以及浙江与全国、南方与北方的比较,探讨了改革以来经济发展而引发的劳动力转移与种植粮食作物机会成本提高对粮食生产发展的影响。分析认为,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机会成本提高成为影响改革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预测未来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时,需要充分考虑劳动力转移与从事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增加这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贵州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即二元结构矛盾分析入手,揭示了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及高农业人口比重是贵.州农业发展的突出障碍,农业生产呈现出“两紧一松”的格局。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高度农业人口压力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冲突表现,提出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和加速贵州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是必须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缓解巨大的农业人口压力。结合贵州劳动力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化建议:纵深第一产业内部发展;积极引导乡镇企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加速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功能;组织和引导有序化的劳务输出等。  相似文献   
7.
休耕补偿作为一种促进耕地保护的政策,就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言,需将补偿重点落到真正以耕地作为生计来源的农户上。文中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河北省平乡县不同生计来源农户的休耕(休耕的)机会成本,并构建了劳动力转移补偿模式。结果表明:1)农业劳动力休耕的机会成本为443. 2元/亩;非农劳动力休耕的机会成本为231. 4元/亩; 2)在劳动力转移补偿模式中,假定休耕面积不变,预计未来十年间农业劳动力的补偿总额将从基准年的739. 1万元下降至124. 7万元,非农劳动力的补偿总额将从基准年的794. 5万元增加到1115. 2万元,休耕补偿总额将从基准年的1533. 5万元下降至1239. 9万元; 3)当前的休耕补偿不仅未能着重补贴到农业劳动力上,且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使得休耕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综合评估(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森林产品的非市场价值,从经济角度上来看, 这将导致保护森林资源的难度加大。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了恩格尔系数和逻辑斯谛曲线构造了补偿系数,计算了长白山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值。结果表明,1999 年应支付的总补偿值为637.93 元/公顷,其中70%将直接支付给当地居民和其它相关利益者。这一数值远远高于现有的补偿值。从当前的形势看,中央政府不可能承担所有的森林保护费用和支付所有的保护森林的开支。本文提出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财政投资以及将补偿费用纳入到现行财政体系中解决方法。图1 表2参17。  相似文献   
9.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资源定价思路,能够合理反映资源利用的生产成本、使用者成本、环境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该理论在煤炭、水资源的定价上应用较多,但将它应用于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未见系统化的研究。通过对边际机会成本理论的分析和其现有应用入手,开展了将该理论应用于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的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森林环境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具体价格构成,为下一步开展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环境资源定价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表1参21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在于借助边际机会成本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农村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些制度选择思路。从边际机会成本MOC的构成出发,从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制度、环保制度与破坏修复制度、对自然资源环境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准入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若干促使自然资源计价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出边际机会成本MOC的措施建议,以期实现农村自然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