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3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4693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19篇
  447篇
综合类   2424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内外气象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林区内小气候动态变化规律,同时也是明晰枯落物在天然状态下生态水文效应的前提。选取广西的典型林地,采取林内外定位对照观测方法,对试验区内冬季(10—4月)的林内外气象要素及冠层截留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冠层截留效应与降水量相关;林内温度、湿度、风速均与林外有显著相关性;林内外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明显,冬季林外潜在蒸散发远大于林内。  相似文献   
2.
3.
盛炜彤 《林业科学》2005,41(5):138-138
这是一本由以王豁然、江泽平、李延峻3位引种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群的专著,2005年7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与过去关于树木引种的著述相比,在引种理论评价理念上有新的发展。作者认为,过去人们关于外来树种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常常存在片面性,应该全面看待外来树种的价值,既要充分估价外来树种的社会经济价值,特别在人工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要重视其生物学的影响。因此作者总结了长期引种研究实践经验,提出从植物地理学的角度去认识与评价外来树种。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很有价值的观点,是对评价树木引种效果在理论指导上的提高与发展。从…  相似文献   
4.
东方杉系杉科属间杂交新树种,半常绿高大乔木,具有耐水湿、耐盐碱、生长速度快、景观效果好、抗风等优良特性;东方杉不结实,且无性繁殖困难。该文介绍了东方杉温室大棚扦插设施准备,采穗圃营建,扦插育苗方法等育苗技术。应用于大规模苗木生产,平均成活率达到76.3%。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约1000块样地资抖,系统地研究了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的地位指数级导向曲线模型。通过林业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6.0对各落叶松人工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比较,结果为:从拟合精度、曲线走向与散点分布趋势、残差分布等综合考虑,舒马切尔曲线函数比较适合落叶松人工林地位指数级导向曲线模型的拟合。  相似文献   
6.
7.
杉木幼林期适当加大密度能提高投资效果系数,但应及时间伐以保持成林的高投资系数。营林利润率以幼林为高,即轮伐期越短获利越多。整地质量中等规格即可,不宜盲目追求大规格整地。  相似文献   
8.
红松人工林皆伐迹地二代连栽红松历经10年试验,结果表明:连栽后红松造林成活率为62%,10年后幼林保存率仅为30%,且幼树生长缓慢,生长量与同龄的一代林分相比树高和胸径分别下降了33.3%和49.5%,呈现明显的地力衰退趋势,故红松人工林二代不宜连栽红松。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描述了落叶松人工林抚育后径级结构特征。试验表明,抚育后的林分在一定密度条件下,其密度遵从Weibull分布,并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变;其密度较大,Weibull参数值在2~3间变动,b值在6~8间变动;稀疏时不能用Weibull分布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