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87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樟子松人工林冠下植物种类动态变化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林分下层植物种类组成和林分内光照与林冠叶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樟子松人工林林下生态类型划分为A、B、C三个类型 ,其营养条件排序A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人工林择伐林冠下更新红松生长及经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辽东山区现有长白落叶松生产力低的问题,从1969年开始在草河口30年生长白落叶松林中进行择伐林冠下更新红松试验。结果表明,林冠下更新红松10年时伐除上层木,林木生长加快,并能抑制结实与分权。23年间林分总蓄积为皆伐地的103.6%,为对照区的137.2%。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码相片的林冠郁闭度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天然绿色食品日趋受到消费者青睐,宽甸县具有山核桃和刺嫩芽等珍贵山野菜生产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生产基础,山核桃园林冠下种植山野菜立体种植技术,为国内外市场提供高品质、无污染的优良食品,实现林业产业的立体开发,对提升林业产业水平,改善森林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南部人工林林冠对降雨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冠降雨特征是森林水文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植被在水土保持作用中的重要内容。以黄土高原南部常见乔木刺槐、元宝枫、桉树为研究对象,以滤纸色斑法为基本实验原理,观测了该地区天然降雨15场,分别取得3种乔木冠下雨滴谱200份。通过对比分析林冠内外降雨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林冠降雨特征与林外降雨特征有显著区别;林下雨滴分布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大雨滴数量较林外明显增多;林冠下雨滴中数直径(D50)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很小,且在降雨强度小于0.1 mm/min时,林冠下D50大于林冠外,当雨强大于0.1 mm/min,林外D50有大于林内的趋势;降雨动能与雨滴中数直径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人工落叶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及其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冠截留再分配和水化学特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一个生长季内(4-9月),人工落叶松林林冠总截留量为109.19 mm,占同期降雨量21.71%,穿透雨量为393.39 mm,占同期降雨量的78.20%;树干茎流量为0.47 mm,占同期降雨量的0.093%;(2)按照各养分元素月平均浓度排序,林外雨为:CaKMgSiMnNaFe,穿透雨为:CaKSiNaMgFeMn,树干茎流为;CaNaMgSiKMnFe,且不同样品按照养分元素浓度稳定度排序为;树干茎流穿透雨林外雨;(3)人工落叶松林养分元素净输入排序为;KMgMnNaFeCaSi,净输入量依次为22.339,2.920,0.856,-0.216,-0.260,-1.280,-2.478 kg/hm2,其中,穿透雨占人工落叶松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元素输入量的98.23%,树干茎流占1.77%.  相似文献   
7.
浑河上游典型水源涵养林降雨再分配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浑河上游典型水源涵养林的降雨再分配过程,以浑河上游地区5种典型水源涵养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红松混交林、落叶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记式观测记录仪,分析不同林型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穿透雨、树干茎流、林冠截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型穿透雨量(率)、树干茎流量(率)、林冠截留量均随林外降雨量增加而增大;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均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各林型穿透雨率、树干茎流率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红松混交林、落叶松混交林的树干茎流率(32.12%,15.44%)均高于阔叶混交林与红松、落叶松人工林,红松、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能力(80.66%,77.47%)高于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该结果为浑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最优空间结构配置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估测森林结构参数中,数据受基线长度、信噪比、环境地形以及雷达波长的影响,尤其在复杂森林环境条件下,会导致观测到的复相干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最终的反演结果。为解决此问题,首先探讨了体相干选择对RVoG三阶段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影响,以地相位为参考逐像素选择距离地相位最远的相干性作为体相干。其次改进了地相位估计方法,采用戴明回归(DMR)和正交回归(OGR)2种相干直线拟合方法来改进地相位的估计,并在DMR拟合方法中设置了不同的误差比(0.3和0.6)来比较地相位估计方法对RVoG三阶段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相位为参考逐像素选择体相干的反演结果相较于直接使用HV极化通道的复相干γHV为体相干的反演精度有明显提升,决定系数(R2)由0.349增加到0.383,均方误差由7.097 m2降低到5.755 m2。在体相干优化选择的基础上,采用了戴明回归和正交回归对地相位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回归(LSR)地相位估计的RVoG三阶段反演精度最...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美国东北部有林条件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真实精度而进行了多次试验,评价了地貌、林冠、定位仪器安置次数及三维位置几何精度因子(PDOP)对精度的影响。总共通过27个定位点来确定其定位精度,即3种林冠类型(阔叶、针叶、无林地)和3种地貌类型(梁峁顶、坡面、沟谷)的组合,设3次重复。对所有定位点都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定位数据采集,每1个点都要重复10次,进行60,100,200,300和500次的定位仪器安置。所有观测点的平均差分改正定位精度为43m,针叶林的精度最小,阔叶林居中,而无林地最高。平均定位精度从沟谷到梁峁顶依次增加。随着每个观测点定位仪器安置次数的增加其平均精度也随之提高。数据采集所花费的时间从无林地至阔叶林再到针叶林地依次增加。接收机和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与精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特别是土壤水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势在必行。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上黄生态试验站对多年生人工柠条林林冠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等进行了定位观测,对林地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柠条林次降雨林冠截留随降水量增加而逐渐增加,地表径流与林外降雨量为直线关系。影响土壤水分补给的主要因素为天然降水,其次为林冠截留。土壤水分补给量与降雨量为线性关系;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土壤水分最大入渗深度为170~270cm。偏早年随着柠条林生长并进入速生期,柠条林地耗水量加大,土壤早化加剧。丰水年土壤补给量剧增,但柠条林依然生长不良,储存在土壤中的水分只能等到来年被植物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