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591篇
基础科学   247篇
  169篇
综合类   2305篇
农作物   429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903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260份梨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梨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了鉴定,幵与前人用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梨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休眠期水培幼嫩叶片和早春嫩叶是梨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最理想的试验材料;供试的21份多倍体材料的倍性与前人鉴定结果一致,‘沙01’与前人鉴定结果存在分歧,幵新収现9份三倍体种质,分别为‘细皮梨’‘黑酸梨’‘冀蜜梨’‘世纪梨’‘敦煌香水梨’‘Beure Bosk’‘William Laspave’‘Yakumo’‘Butirra Rosata’;流式细胞仪法是进行梨种质资源倍性鉴定高效、快捷的斱法,克服了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操作难度大、耗时长的不足,缺陷是不能获得更详细的染色体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3.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是植物细胞内Ca2+信号识别及转导的重要媒介,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逆境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鉴定出来的30个CDPK基因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30个CtCDPK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分子量为47 781.96~93 251.66 ku,等电点为5.09~9.27;基因结构预测结果表明,所有CtCDPK基因均含有6~13个外显子;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30个CtCDPK基因分别定位在10条染色体上,其中8号染色体上最多,有5个,2号、4号染色体上没有;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将其分为6个亚家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tCDPK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中表达模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所谓动物体外胚胎是指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发育、成熟、受精 (或核移植 )和培养所产生的胚胎。该过程主要是依靠体外受精、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及核移植等技术来实现的。从第一例体外受精 (IVF)犊牛的出生 ,到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动物体外胚胎技术自建立以来 ,在医学和农业上己经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 ,成为了家畜改良的重要技术。但由于该技术还不十分完善 ,存在一些缺陷 ,因而妨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因为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体外生产的胚胎发育成功率低 ,流产率高。另外 ,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 ,通过核移植 (NT…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在断裂构造地质地带的公路定线问题。包括:用航空象片判释和地质调绘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分布情况,用航测成图和纸上定线方法确定路基和桥隧构造物的稳定位置。结果表明:用航片判释区域地质构造有较好效果,通过地质调绘为评价路线方案和确定线位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航测成图和纸上定线作出了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李国泰 《特产研究》2004,26(4):24-25
对玉竹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竹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2n=2X=20=14m 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0=6L 6M2 2M1 6S。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7.
六带石斑鱼(Epinephlus sexfasciatus)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9.
骡子生育因其稀有成为学术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两者都易习惯把骡的有性生殖等同母骡产仔。为弥补常见教材及有关资料中该项内容的不详与欠缺,本文对骡子生育的各种不同概率作出完整的求解与辨析,并建立同类型总概率通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栽培马铃薯是世界上的一种重要作物,也是一种高投人作物,在其收获和贮藏期间有多种复合品质要求。马铃薯育种工作者有幸能够得到多种多样的遗传资源,野生茄属亲缘种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资源。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依靠亲本胚乳平衡染色体数量或者是有效的倍数性来取得杂交的成功。多数野生亲缘种与栽培马铃薯问的杂交障碍是由胚乳平衡染色体数量(EBN)的差异造成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倍数性操作和桥梁杂交来克服这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