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江苏夏季高温多雨,桑黄栽培易发生虫害,为指导生产,对桑黄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并提出防控措施。发现桑黄的主要虫害为螨、跳虫、菇蚊、星狄夜蛾、凹黄蕈甲、鼠妇及蛞蝓。总结危害特点,对不同虫害提出效果较好的环境控制、物理控制和药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桑树病虫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是我国蚕业最发达的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茧量的80%以上,其中,江苏、浙江、四川等省茧丝绸产业最发达,其蚕茧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对全国蚕桑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地区的桑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加上气候条件适宜,经常发生各种桑病虫害为害,造成蚕茧减产。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导致桑树生长不良、桑叶减产、叶质下降和桑树死亡,估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野生桑黄菌人工栽培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黄菌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药用真菌,市场开发前景看好,通过两年来的人工栽培试验证明,桑黄菌是可以人工栽培的,能正常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4.
珍稀药用真菌桑黄菌液体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珍稀药用真菌桑黄菌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分相对简单的1号液体培养基有利于桑黄菌的生长,pH值以6.50为宜或采用自然pH,培养基装量以摇瓶体积的60%-65%为宜,一级种菌龄以7d为宜,还可以向摇瓶中添加玻璃殊等使菌丝分散,促进菌丝断裂和增殖。  相似文献   
5.
《北方蚕业》2018,(3):14-16
桑黄是一类具备重要药用价值的真菌,其主要药用成分为多糖、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利用设备制备不同粒径的桑黄粉,比较不同粒径的桑黄粉的多糖溶出率,结果表明:桑黄超微粉平均粒径达到4.75μm,溶出率大约是普通桑黄粉的1.75倍。  相似文献   
6.
以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不同处理时间的桑黄菌丝为试材,采用0.1%秋水仙素诱变桑黄菌丝研究其诱变下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期获得生长快且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菌种,以期为桑黄菌株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后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诱变酶解桑黄菌丝20 min获得的再生菌株20-1生长速率最快,增加了366.67%;三萜和多糖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10-5,分别增加了1069.73%和281.85%;多酚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5-1,增加了530.56%;黄酮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30-1,增加了3771.43%。  相似文献   
7.
《浙江食用菌》2012,(4):235-236
桑黄,又称为桑臣、桑耳、胡孙眼和桑黄菇,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在2 000多年前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药用功效:"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据现代医学研究资料,桑黄是迄今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效果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桑黄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30(W:V)。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乙醇终浓度80%。同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桑黄子实体多糖,其多糖得率为4.65%。  相似文献   
9.
王清  沈业寿  赵浩如 《食用菌》2006,28(5):57-59
采用体外抑瘤实验研究人工栽培的桑黄子实体水提物(PSW)对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抑制作用;选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了PSW的抗环磷酰胺致突变作用。结果:PSW对HepG-2、MCF-7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能明显增强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0.
桑黄菌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不同桑黄菌株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酯酶同工酶分析、拮抗试验和菌丝培养观察。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电泳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16条,其中日本桑黄菌株、华中桑黄菌株与山东桑黄菌株和韩国桑黄菌株之间的酶谱差异明显;山东桑黄菌株和韩国桑黄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相似。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和菌丝培养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