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0篇
  28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割后剩下的棉秆不再焚烧,而被用于食用菌加工。记者昨日从湖北省农科院获悉,该技术获评201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据湖北省农科院“农业副产物生物转化食(药)用菌及其精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最新研究成果,棉秆、莲房(壳)可以用来种植灵芝、香菇等食用菌,目前已在随州、  相似文献   
2.
棉秆粉碎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新平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4):60-62,56
利用旋转甩刀的切割及冲击作用对棉秆进行粉碎,并利用甩刀高速旋转产生的惯性和气流对粉碎的棉秆进行抛送。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探讨,对棉秆粉碎收获机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技术参数,尤其是甩刀转速进行分析、设计,设计了与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棉秆粉碎收获机。  相似文献   
3.
棉秆处理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现有的棉秆粉碎方式还田容易成为病虫害的载体,同时也是生物质资源的浪费。拔秆收获是最佳方式。在新疆地区(660+100)mm小双行种植模式下,现有机具对棉秆的拔取十分困难。为此,设计一种共轴反转橡胶辊棉秆起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难度低,为解决新疆棉田棉秆拔除回收难题提供了新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棉秆直径、土壤条件(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坚实度)、棉秆起拔角度对棉秆起拔力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简易棉秆起拔力测量装置并在田间对棉秆进行了起拔阻力测试试验。以棉秆直径、土壤条件为影响因素对棉秆起拔力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棉秆起拔角度、土壤环境条件对棉秆起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秆起拔力随着棉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并呈正线性相关关系;棉秆起拔角度、土壤条件对棉秆起拔力影响显著,主次顺序为棉秆起拔角度、土壤条件;试验条件下最佳起拔角度为30°,最佳土壤条件为土壤含水率16.8%、土壤坚实度330kPa。该研究为棉秆收获机械的设计及其作业时间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减少功率消耗及提高棉花秸秆的收获效率。  相似文献   
5.
自走式棉秆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自走式棉秆联合收获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总体结构、底盘配置及喂入切碎机构进行了设计和参数计算,采用纵向对称配置、简化喂入机构、交错对称布置切碎滚筒动刀等方法,实现了棉秆收割、切碎、集箱、自卸的一体化.试验结果表明作业流程安排合理,适用性较好,是棉秆资源规模化工业利用的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6.
提辊式拔棉秆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拔棉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以提辊式拔棉秆机械的工作部件为研究对象,并对提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受力和各项功耗,得出各项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根据各参数与总阻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函数图像,分析得出影响牵引阻力的主要参数与阻力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进一步得到提辊参数间的优化组合,为提辊式拔棉秆机械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棉秆粉碎还田机刀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olidworks/COSMOS分析软件,对棉秆粉碎还田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刀辊进行运动分析,得出甩刀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和轴端载荷的规律;讨论了甩刀分布对漏割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辊轴和甩刀进行了模态与强度分析.由此验证了机具结构及相关部件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为机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分级冷凝热解液对盐碱土的改良作用,该研究以三级冷凝方式作为棉秆热解液精制方法,分析分级冷凝对产物组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盆栽试验,以不同热解温度下获得的棉秆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稀释不同倍数后施入盐碱土,考察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对于小白菜生长、土壤pH值、全盐量、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级冷凝可以达到棉秆热解液从源头分离的目的,实现酚类与酸类物质的粗分离,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的酚类与酸类物质浓度分别为单级产物的0.50~0.55与1.21~1.35倍。2)灌施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可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萌发与生长(P<0.05),热解温度与稀释倍数均会影响促进作用。中温热解以及较大的稀释倍数对种子萌发更有利,500℃热解获得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稀释600倍灌施时,小白菜的长势最好,发芽率、株高与株质量分别提高32.12%、95.11%与120.03%,丙二醛含量降低48.39%。3)灌施分级冷凝第3级产物会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除稀释50倍时降低土壤脲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他稀释倍数下土壤中酶活性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9.
不同腐解方式下棉秆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疆棉区长期连作与棉花秸秆还田的普遍现象,分别采用自然腐解与接种微生物人工腐解的方式处理棉秆,研究了2种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棉秆自然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在腐解液浓度达到5 g/L时,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即开始显著(P<0.05)降低;而已发芽种子的生长活力受影响较小,可耐受高达30 g/L的腐解液浓度.经人工腐解,棉秆腐解液的自毒化感效应得到极大消除,在50 g/L腐解液浓度的试验范围内,种子萌发率未受显著抑制,反而发芽种子的活力指数及胚根干重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两种腐解方式下种子萌发情况的差异性检验表明,人工腐解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等指标值较之自然腐解处理有极显著增高(P<0.01),胚根干重增加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棉秆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创新棉958棉秆为试验材料,在万能试验机上对收割期的棉秆进行剪切、压缩、弯曲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含水率在30%~50%时,棉秆底部和中部的抗压强度、剪切强度较小,分别为1.66~3.13MPa、0.74~1.12MPa;试样的抗弯强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试样底部弯曲强度为4.20~5.08MPa。在剪切、压缩、弯曲试验中,试样底部消耗的功分别为2.98~4.32N·m、2.91~4.34N·m、1.51~4.18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