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植物凝集素 (lect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性饲料及其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采食过量时动物表现为日增重减少 ,饲料利用率下降 ,并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由于lectin具有凝集兔或人等红细胞的能力(凝集作用是凝集素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结合在细胞表面形成许多交叉的“桥”的结果 ) ,且凝集效价与lectin的量成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利用凝血反应测定其凝集效价 ,然后通过对标准品与待测样品的凝集效价的比较对lectin进行定量检测。试验以大豆凝集素 (SBA)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实验室快速检测SBA的方法—血凝法。1 材…  相似文献   
3.
蛋白酶抑制因子 豆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蛋白酶抑制因子,它对动物的营养具有重要影响。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有KTI(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BBI(弓手抑制因子)两类,在大豆中含量尤其高。  相似文献   
4.
植物凝集素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验 ,研究了来自三种不同植物的植物凝集素 (ConA、STA和WGA)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现这三种植物凝集素对桃蚜均有一定的拒食性 ,并且对桃蚜的蜜露分泌量、平均相对生长速率以及存活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以STA的影响最为显著 ,WGA次之 ,ConA为最弱  相似文献   
5.
不同菜豆品种4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蕊  吴华  郭瑞  刘琴  潘磊  李佳楠  胡志辉  陈禅友 《园艺学报》2015,42(11):2163-2173
菜豆中植物凝集素、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是引起菜豆食物中毒的内源物。以56份食荚菜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了鲜荚中4种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菜豆品种群体4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植物凝集素含量(均值为1.743 mg·g~(-1))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值为1.680 mg·g~(-1))变异系数均在100%以上,品种频率分布曲线主峰明显,但在极高和极低区域均有品种间断分布,出现了品种水平的数量等级差异;皂苷含量(均值为3.730 mg·g~(-1))和植酸含量(均值为3.102 mg·g~(-1))变异系数均低于41%,品种频率分布曲线呈近正态分布,主峰明显,双尾有低频率连续分布。相关分析表明,植物凝集素含量与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56份菜豆品种划分为3个品种群,近80%品种聚于抗营养因子中等水平品种群,近12%品种居于较低水平。由于菜豆植物凝集素是食用致毒性的主要内源物,同时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均与菜豆田间抗病虫性密切相关,预示着筛选出极低水平植物凝集素的菜豆品种是可行的,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其田间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凝集素的部分生物学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血凝反应、凝集效价测定以及凝集素对淋巴细胞的凝集作用,探讨部分植物凝集素凝集作用及活性强弱.结果表明:其中RCA、PHA、PSL、VFL对血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有凝集作用,且凝集活性强弱顺序依此为RCA>PHA>VFL>PSL.6种凝集素中RCA与正常人血红细胞主要唾液酸糖蛋白的作用最强 ,而SBA和PNA与正常人血红细胞主要唾液酸糖蛋白可能无相互作用.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有和RCA、PHA、PSL、VFL作用的对应受体,而无SBA受体和PNA受体,因此,RCA、PHA、PS L、VFL对淋巴细胞均产生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重要的精子受体—猪透明带糖蛋白β-D-半乳糖残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明末端半乳糖残基在猪透明带糖蛋白中的分布以及它在精子结合和侵入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去除周围卵丘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络合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andeiraea simplicifolia lectin-I,BS-I) 或蓖麻凝集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tinin,RCA-I)处理30min,分别观察末端-D-半乳糖残基或-D-半乳糖残基在透明带中的定位分布。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BS-I和RCA-I都标记于整个透明带上且比较集中于透明带的外层,其中BS-I显示微弱荧光反应,而RCA-I呈强荧光反应且在透明带的外层反应尤为强烈。植物凝集素处理的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分别在受精2h或12h观察精-卵结合和精子入卵情况。【结果】RCA-I处理组卵母细胞平均精子结合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8 vs 95),而精子入卵则完全被阻断;可是BS-I处理组的卵母细胞的精子结合数少量被抑制(59 vs 95),而且精子入卵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猪透明带末端-D-半乳糖残基作为精子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精-卵结合和受精。  相似文献   
8.
植物凝集素及其防卫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向东 《世界农业》1996,(11):27-28
植物凝集素及其防卫作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李向东植物凝集素是植物体内国有的一类蛋白,对其他生物的侵染危害有防卫作用,正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植物凝集素的特性植物凝集素是指具有一个以上无催化作用但能与特异的单糖或寡糖可逆结合的结构域的植物蛋白。根据其整...  相似文献   
9.
<正> 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的出现为人们防治植物病虫害开拓了新的思路,但随着人们长期单一地在作物中导入某个基因,如Bt基因,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应用这类基因不能有效防治有些害虫,如引起同翅目蚜虫在转Bt棉上的再猖獗现象:二是某些害虫已对这类长期使用的基因产生了抗性,如鳞翅目的棉铃虫和小菜蛾已对Bt基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筛选出新的抗病虫(特别是抗同翅目害虫)基因。植物凝集素具有对鳞翅目、特别是对同翅目的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蒸馏水、生理盐水和磷酸缓冲液(pH7.8),对芸豆进行吸涨与浸提。用硫酸铵沉淀法得到芸豆植物凝集素。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和磷酸缓冲液提取组所得植物凝集素对红细胞的凝集效价高于蒸馏水提取组。凝血效果检测表明:磷酸缓冲液浸提组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效果最好,生理盐水组次之,蒸馏水组最差。而对小鼠红细胞的凝集效果,生理盐水组与磷酸缓冲液组也优于蒸馏水组。三组提取物对羊红细胞的凝集效果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