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45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15篇
畜牧兽医   1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脾脏组织结构和血脾屏障位置,该研究对其脾脏进行了形态大小、组织学和活体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的脾脏位于腹腔中部,呈暗红色,脾体指数为0.120%~0.273%;对健康脾脏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改良James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脾组织主要由不发达的被膜系统、分界不清的红髓和白髓及由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纤维支架构成。其中网状纤维主要位于脾索和椭球体周围,胶原纤维主要位于脾索;使用台盼蓝活体染色法对健康瓦氏黄颡鱼的血脾屏障部位和功能探索发现,台盼蓝主要位于脾脏的椭球体内皮细胞中,最早出现在注射后的第4小时,随时间推移在椭球体内逐渐累积,24 h后数量显著增加,并持续增加至第72小时。结果表明椭球体内皮细胞是血脾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Wei科,黄颡鱼属,其体色艳丽,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可食部分大,不易死亡,适温范围广,是一种可开发的新型养殖品种,1998年12月邗江县长江系家鱼原种场从本场 东夹江中搜集了近1000尾Ⅱ龄种鱼,并于第二年进行了繁殖试验,至2000年11月,经过近两年繁殖与饲养,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黄颡鱼池塘精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阳 《内陆水产》2005,30(7):10-10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2004年笔者在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县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池塘精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秦玉丽 《农家顾问》2005,(11):50-51
黄颡鱼俗称黄姑鱼、嘎鱼,河南地方名革牙,属鲶形目鲍科,是我国江河湖泊常见的优良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市场广阔。现将其人工养殖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为淡水经济鱼类,在鱼类分类上属鲶形目、Wei科、黄颡鱼属。该鱼含蛋白质高,肉味鲜美,骨刺少,具有滋补生肌活血等功效。该鱼价格高,又畅销,是优质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7.
网箱制作:网箱平面以15平方米为宜,网箱上口加网片盖住,中央或边上留一个小口作为投饵的窗口。箱体可制成框架浮动式或担架浮定式。箱体高出水面30厘米,网目大小以投喂的饵料鱼不能逃出为宜。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地区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刺多脂。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市场销量逐步扩大。但长期以来黄颡鱼一直以天然捕捞为主,捕捞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故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03年4月,我站从四川邛崃市引进黄颡鱼寸片4万尾,在垦利镇进行池塘人工养殖试验,经过10个多月的精心养殖,2004年2月底全部出池,平均体重达到150g以上,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具体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黄颡成鱼养殖是从冬花(或春花)鱼种培育至食用鱼的过程。当前江黄颡鱼成鱼饲养的主要问题是混养种类少,出塘规格小,皮肤病较多,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根据江黄颡鱼的生物特点,采用生态养殖技术,产量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广根 《内陆水产》2005,30(9):14-1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嘎牙子.为广分布性鱼类,在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干、支流水系中均有分布,喜栖息于缓流水体中,且喜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黄颡鱼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饲料来源较易解决,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