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流动人口──数量和特点定义和数量 哪些人构成了“流动人口”?一份官方的定义认为它的特点是与部分暂时改变居住地有关,而其合法的户口登记仍然保留在原来的住处的那么一些人。在此定义下的那些人穿越了地区的界限而得到一个新住处但是无权得到他们已经迁居进去的地区的永久居住身份。这些流动人口因此从技术上和法律上与中国人叫做“移民” 的人有区别,因为移民进入一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如:为了上学或从事政府分配的工作)并且在那里确实得到了永久改变官方住址的权利。 早在1990年初,大约6000到8000万人属于这一范畴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须水镇历史悠久,原名濉水,汉初更名须水。须水镇距省会郑州市15公里.西接荣阳市、南邻郑州市二七区.北连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58.8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居民和流动人口逾10万人。须水镇卫生院位于须水镇须水街文化路中段.是辖区惟一集预防、保健、医疗为一体的区级医保定点医疗单位。该院占地10亩,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职工7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27名。  相似文献   
4.
二七区是河南省郑州市著名的商贸区和窗口区,也是流动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地区。如何管理服务好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几年来,我们从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健全网络、确保投入、提高服务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计生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需要更科学的规范。人口统计的科学分析与管理是对人口结构、人口变动、影响人口增减因素、人口未来发展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等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最后达到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资料,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怀化市鹤城区坨院办事处桐形村为例,介绍了当前城郊结合部位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阐明了这部分流动人口给计划生育管理增添的难度。对此,该办事处积极应对,通过加强宣传、理清工作思路、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大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等措施,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近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情况。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指出,卫生部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要将农民工及其子女等特殊人群纳入管理,  相似文献   
8.
1官渡区2013年人口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3年官渡区常驻人口105.59万人,户籍人口50.24万人,居住半年以上暂住人口55.35万人,流动人口12.15万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官渡区共完成"农转城"人口16.08万人,还剩农业人口2800人。目前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99%。  相似文献   
9.
基于2020年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县区层面探究省内和跨省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省内流动人口呈现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发散式分布格局,跨省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筑-遵”中心地带和省份交界处。软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等服务业的集聚对省内人口流动有正向影响,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集聚会促进跨省人口流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已成了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本文在认识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特点的基础上,深刻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从而创造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