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5篇
  11篇
综合类   1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碾压混凝土坝是常态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激烈竞争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坝型,其综合了混凝土坝运行安全和土石坝快速施工的特性,具有快速与经济两大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要点,并陈述了碾压混凝土施工当中需要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实验室制备污水,采用PAC(聚合氯化铝)、PFS(聚合硫酸铁)为絮凝剂,PAM(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对不同条件下各混凝剂对污水浊度的去除率进行了对比,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当PAC投加量为0.36 g/L、PAM投加量为0.002 g/L、pH值为9、快速转速为450 r/min时,污水的浊度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9.2%。  相似文献   
4.
章志青 《绿色科技》2015,(1):176-177
以某金属公司为例,指出了其废液量小,但总磷浓度高,针对此特点,探讨了采取物化混凝处理工艺和活性炭吸附工艺,使得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朴准,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管道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因此管道选择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低位十分重要.本文在讨论不同管材:钢管、混凝土管、塑料管的差异性及特点后,主要对塑料管在农村供水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水泥用量少,投资省等明显的优点。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防渗问题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福建省几座已建成的碾压混凝土坝均采用不同的防渗类型。文章结合福建省重点工程连江山仔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情况,介绍了能够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坝快速施工特点的悬臂钢模、改性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论述了喷丙乳砂浆作为碾压混凝土坝上游主防渗体与这一施工特点相统一所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引发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波和VA-044引发体系下,丙烯酰胺(AM)单体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阳离子单体通过共聚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合成效率高等优点。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P(AM-DAC)特性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当AM∶DAC=3∶2、引发剂浓度为0.02%、超声20 min、反应体系pH值为4时,合成的P(AM-DAC)特性粘度最大。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P(AM-DAC)是AM与DAC的共聚物,具有-NH2、C=O、-CH2-N+和-OH等活性基团。P(AM-DAC)在30~200 ℃范围内具有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锰酸钾复合药剂、粉末活性炭、预氯化工艺的对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用组合工艺的试验研究 ,证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对微污染水的除色、除味、降低出水浊度效果明显。从而为老水厂寻找了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去污染手段。  相似文献   
9.
周坤  汤超 《绿色科技》2023,(4):120-124
采用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实验研究了混凝剂(PAC)用量、pH值、助凝剂(PAM)用量、混合阶段转速和搅拌时间、絮凝阶段转速等强化混凝措施对高浊度地表水混凝处理的影响,确定了强化混凝优化反应条件和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在最优混凝条件,即PAC用量为70 mg/L、pH=7、PAM用量为1.3 mg/L、混合阶段转速为400 r/min、混合阶段搅拌时间为0.75 min、絮凝阶段转速为80r/min时,高浊度地表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6.2%,剩余浊度低于7 NTU,运行成本为0.1644元/t。浊度去除率随着絮凝阶段转速(速度梯度)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80 r/min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室烧杯试验,将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与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混凝试验。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在投量为60mg/L的条件下,对色度、浊度、CODMn及UV254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反冲洗废水可以提高对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不会提高出水的有机物含量。同时结果也显示,投加10%反冲洗废水不仅可以回收水量,而且可以达到改善混凝性能、提高混凝效率、减少混凝成本的目的,可以为水厂的运行提供参考。但是回收滤池反冲洗水明显提高了滤后水中细菌总数,给后续消毒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