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犬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狂躁不安攻击行为和进行性麻痹最终死亡为特征,潜伏期差别较大,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人在被狂犬病病犬咬伤或创面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均能发生狂犬病。患者开始焦躁不安、不适、头痛、体大、咽肌痉挛、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疫病,专门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可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死亡率高达100%。近几年来狂犬病发病率有所上升,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rabies)一种自然疫源性疫病,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从上百年的浒规律分析和实验研究已证实犬科动物地本病的主要宿主,人与犬的接触(玩赏伴侣关系居多)已是狂犬病散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都易感,该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一旦发病目前尚无法医治,死亡率为100%,动物传染源广泛存在,控制难度很大。我国是狂犬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1984年全国24个省市报告的病例数达6018例,其中死亡6017例,达到20世纪流行顶峰。从1998年开始至今,国内狂犬病发病人数再度呈持续、快速回升之势,2006年报告发病数3279例,与2005年(2537例)相比上升了28.48%。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病毒(RV)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病毒呈杆状,一端扁平,另一端钝圆,长180~250 nm,宽75 nm,基因组为12 kb的单股负链RNA,从3′端至5′端依次为N、NS、M、G、L 五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五种结构蛋白,即核蛋白(N)、磷酸化蛋白(NS)、基质蛋白(M)、糖蛋白(G) 和转录酶蛋白(L).  相似文献   
7.
十七、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温血动物中广泛存在,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和重要的传染源。中间宿主包括多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病变的急性、接触性、高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危害人及家畜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者几乎100%死亡。由于狂犬病病毒在犬类中传播迅速,危害性大,因此,随着城市、农村养犬数的增加,狂犬病疫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9.
犬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我市发展的较为缓慢。大规模的饲养户很少,但家养已成为一种习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人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神经机能兴奋、意识障碍,继而局部或全身麻痹死亡。主要易感的动物是猫、家兔、人、犬、牛、马、羊等,猪、禽类也能感染,所有温血动物都能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中,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日光,紫外线、1%~2%肥皂水、70%酒精、福尔马林100℃都能灭活,但病毒在寒冷条件下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rabies),又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温血动物(犬、猫等)和人以后引起的,导致急性致死性脑脊髓炎,并以狂躁不安、行为反常或攻击行为、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人一旦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犬、猫抓伤或咬伤,具有30%-70%的概率感染,发病死亡率达100%。狂犬病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其传染源主要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