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64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648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研究的养殖鱼类杂交选育的又一个优良养殖品种。它具有生长快,含肉量多,肉质好,易起捕和抗病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为了使这一优良品种的优良属性能尽快转化成生产力,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制种途径是必要的。我所于1990、1991年进行了建鲤池塘自然繁殖制种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8m~2网箱4只,饲养127天,共产鲤鱼3335.7kg,净产2864.2kg每m~2产鱼29.8kg,净产25.6kg。平均饵料系数2.05。总收入16678.5元,盈利4287.49元。每m~2盈利38.3元。  相似文献   
3.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1,18(4):26-27
1 湘云鲫 是由中国工程院刘筠院士为首的协作组,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可达500g,鱼种经1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kg,比普通鲫鱼生长速度快40%~60%。池塘养殖发生缺氧时,草、鲢、鳙鱼类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却平安无事。在水温10℃以下时,其它鱼类已停止生长,湘云鲫仍能摄食生长。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80~120kg,增加纯利润1500元以上。湘云鲫可池塘主养、混养,也可进…  相似文献   
4.
5.
6.
酒精废液中的固形物加工成蛋白饲料——DDG,其含粗蛋白31.00%—39.64%,含粗脂肪16.00%—18.94%,是一种新型蛋白饲料源。为了探索 DDG 在渔用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以鲤为主的成鱼养殖试验。经135—150d 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DDG 在鲤配合饲料中添加15%,20%,试验配方比对照方单产水平分别提高4.1%、3.5%,饲料的经济效率分别提高14.56%、6.13%,公斤鱼饲料成本分别降低12.45%、5.9%。  相似文献   
7.
为了积极探索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和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我们在高青县赵店镇渔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湘云鲫无公害健康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丰鲤是兴国红鲤(♂)与散鳞镜鲤(♀)的杂交第一代,它生产快、产量高、肉质好、适应性强,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对象,我们于1986年5月至1987年2月在琼海县进行了养殖试验,试验鱼塘面积6亩,平均水深1.3米,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4,(5):29-29
黑脊倒刺鲅,在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鲅亚科、倒刺鲅属,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成为近年来新兴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由于江河水质污染和酷捕滥渔,其自然资源日渐衰退。批量养殖生产受到苗种资源的制约,目前,人工养殖的苗种主要源于天然捕捞,因此,开展黑脊倒刺鲅人工繁殖,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两年来开展人工繁殖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