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海滨景观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在城市滨海区绿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绿化植物单一、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不协调以及绿化系统生态脆弱的问题。在城市滨海区绿地景观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生态原理、功能分区性质、空间形态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适合本地的小麦玉米栽培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以期对小麦玉米种植户减少风险提高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北典型滩涂区土壤盐分动态与水平衡要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获知苏北滩涂区土壤水盐动态行为,从而为后续的节水灌溉和滩涂区农田水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该文选取典型滩涂区,进行土壤水、盐和地下水埋深的长期连续监测,并根据大丰市气象站提供的降水、地表蒸散数据,对土壤盐分变化和水平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表层盐分最高,波动最为剧烈,随深度不断增加,盐分逐渐降低,且波动趋缓。试验区夏季降水丰富,蒸散量相对较低,土壤含水率高,地下水埋深浅;冬季降水少,蒸散量较高,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埋深较深。地下水埋深和水补充量是0~4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埋深和蒸散量是60~8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盐分是土壤盐分累积的主要来源,降水脱盐作用仅对0~40 cm表土作用显著,蒸发积盐作用则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具有影响。该研究为消减苏北滩涂区土壤盐渍化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滨海盐碱退化地是重要的待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该文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进行了以农用为目标的滨海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评价研究。采用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相叠加的方式确定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等级。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潜力较大,一、二等地占总面积的33.73%,三、四等地占总面积的42.54%,五、六等地占总面积的23.73%。盐碱退化地可恢复与再利用程度与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以及土地利用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与距离黄河和渤海的远近有密切关系,空间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提高,离黄河愈近愈高的分异规律。该研究探索了滨海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评价的技术方法,对滨海盐碱退化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植穴控制体对盐渍土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探讨以植穴控制体作为调控水分运移的基本单元,以提高盐渍土造林成效及土地使用价值。结合土柱微宇宙试验控制技术,选取植穴控制体(PHCB)的结构因子(木本植物、植穴袋材料、覆膜材料配比、填充材料配比及填料厚度)和环境因子(地下水矿化度、土壤质地、补水量)为影响因素,设计U12(12×43×34)的混合均匀试验。经回归分析筛选出PHCB最佳结构设计参数,建立植穴控制体结构因子和环境因子与含水率间关系的预测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每次补水量达到5.06 mm,土壤质地为轻黏土的环境条件下,木本植物选择紫叶李、植穴袋材料为麻布、PVA(polyvinyl alcohol)/VAE(vinyl acetate-ethylene copolymer emulsion)/蒙脱石的体积比按100︰20︰10配制成覆膜材料,秸秆、枯枝落叶和木屑以质量比1︰1︰2混合制成填料,可使植穴袋内的土壤含水率提高48.83%。而环境因子的地下水矿化度及结构因子填料厚度对植穴内水分运移的影响均不显著。PHCB可以有效调控盐渍土水分运移过程,是一种盐渍土生态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滨海区的园林绿化正在快速发展,根据其特别的气候和土壤,初步筛选耐盐碱和抗台风的园林绿化植物品种,指出相应的种植设计特点和苗木规格、工程技术以及养护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7.
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萍  张国新  鲁雪林  张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5730
针对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水稻田土壤类型复杂、盐渍化程度高等胁迫因素,从水改旱田土壤治理、耐盐碱棉花品种选择、播种技术和简化整枝技术等方面入手,初步建立了适宜该地区的耐盐碱棉花优良品种结构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是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依据。针对潍坊滨海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摸清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划分原则和水土流失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潍坊滨海区水土流失区域划分为3个类型区,即南部灌区水蚀微度侵蚀区、中部建设用地水蚀轻—中度侵蚀区、北部建设用地风蚀中度侵蚀区,并将中部建设用地水蚀轻—中度侵蚀区细分为建成区、在建区和规划待建区3个亚区。对每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滨海淤泥质盐土区暗管埋设的适宜参数。[方法]试验设计60、80、100 cm 3个暗管埋深,5、10、15 m 3个暗管间距,共9个处理,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定点取样,辅助滴管,分析盐分变化。[结果]A_1B_1、A_1B_2、A_1B_3、A_2B_1处理0~60 cm土体盐分最低,平均含盐量5.4~6.4 g/kg,较原始盐分土壤降低60%以上,降盐效果明显。[结论]淤泥质滨海盐土区辅助滴管措施,暗管埋深60~80 cm为宜;80 cm埋深下,暗管间距不宜高于10 m,在5~7 m具有较好的降盐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适合河北滨海区的腐熟剂以及合理的栽培措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3种腐熟剂、非栽培期水分管理及移栽时期对水稻分蘖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施用低温复合菌系HT20处理提高水稻分蘖效果最显著;非栽培期灌水处理会提高水稻的分蘖;早植对于水稻分蘖有一定的好处但最终影响不大,晚植不利于水稻分蘖;常规移栽更利于水稻生长.[结论]水稻秸秆还田中应用低温复合菌系HT20,并实施非栽培期适当灌水和5月中下旬移栽能够减少秸秆腐解产生的危害,促进水稻分蘖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