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4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45篇
林业   502篇
农学   515篇
基础科学   171篇
  214篇
综合类   4492篇
农作物   539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665篇
园艺   992篇
植物保护   141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控制稻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高温是制约其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了解35℃高温驯化获得的稻虱缨小蜂耐热品系(NR品系)的生防潜力,对不同温度下该品系的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寄主卵选择、产卵量以及极端高温胁迫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未经高温驯化的稻虱缨小蜂品系(HZ品系)相比,20℃时,NR品系雄蜂的发育速率显著高于HZ品系,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幼虫中期和蛹期的发育时间明显缩短。NR品系在高温下能维持正常的产卵能力,35℃下NR品系产卵量仍能达到18.80粒/雌。NR品系有更强的耐极端温度的能力,50℃下NR品系雄蜂的热击倒时间为15.19 min,比HZ品系雄蜂长3.03 min。补充不同营养对NR品系的产卵量存在影响,35℃条件下补充10%蔗糖既能延长其寿命,也能提高产卵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驯化得到的稻虱缨小蜂品系在35℃高温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寄生能力,具备适应稻田夏季高温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3.
4.
番茄褪绿病毒在湖南省首次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在湖南省蔬菜病害调查中发现,4种茄科蔬菜表现出叶脉间褪绿、叶片黄化等症状,疑似被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感染,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To CV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样品和烟粉虱样品进行RT-PCR检测,均扩增出目标条带,且扩增序列与北京番茄To CV分离物(KC887999.1)部分序列相似度为99.0%,确认采集样品被To CV感染。4种茄科蔬菜To CV的感染率达70%~100%;发病叶片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66.7%~87.5%;鉴定出烟粉虱的生物类型为MED烟粉虱。这是湖南省首次确认该病毒,需要引起关注和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5.
6.
应用杀虫油剂对牛羊体表喷洒 ,杀灭体外寄生虫 (主要是蜱、虱 )效果的观察。试验表明 :对牛体表蜱、虱在 4 8小时内可完全杀死 ;而羊只体表的喷洒 ,对血虱在 4 8小时内可完全杀灭 ,但对蜱 (软、硬蜱 )仅有少量的杀灭 ,凡寄生于毛根深部或头刺入皮内吸血的虫体 ,不能够完全杀灭  相似文献   
7.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山区杂交中稻、一季晚稻上危害逐年加重.由于该病症状与种性不纯的植株相似,给杂交稻生产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发病田块损失10%~30%,严重田块损失达50%~8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来到河北省徐水县留村乡南庄村,走进师大力家的蚂蚱养殖大棚.大棚支架由竹竿做成,四周用纱网罩起来,每个大棚面积都达100平方米.钻过投料口走进棚内,只见地上密密麻麻地落满了蚂蚱,让人不敢落脚.见到有人靠近,蚂蚱立即"惊慌失措"地蹦到大棚的另一头.正在给蚂蚱喂草的师大力介绍说,他家养的蚂蚱是"东亚飞蝗",其营养成分含量高,个头大,无污染,是餐桌上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食品".蚂蚱养殖投资小、见效快、方法简单,非常适合家庭经营.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该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其发病适温20~25℃,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水稻条纹病毒(RSV)在水稻和玉米上发生程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从一个侧面了解RSV流行本质,2004年在洪泽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黄盘诱集、盘扑、盘刮、肉眼计数等方法比较武育粳3号和掖单13上灰飞虱侵入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均只有一个成虫侵入高峰,单位面积迁入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单株平均虫量相近。Dot-ELISA法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0%,成虫迁移扩散高峰期22d内两者接毒量约为每天百株137头带毒虫。武育粳3号有二代若虫发生,掖单13则无。逐日调查发病进程,结果显示水稻发病率为60%,玉米为0。室内抗性鉴定,掖单13对RSV的抗性比武育粳3号高4个级别。综合以上结果,寄主品种抗性决定了RSV在水稻和玉米上流行状况,二代若虫重复侵染是RSV在水稻上重发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