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万县地区挂面烹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兔肉与其他畜禽肉类相比,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营养特点,是<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倡导发展的主要肉类之一.目前,人类的膳食结构正在向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方向发展,兔肉的营养特点正好符合这一发展趋势,而且兔肉肉质细嫩,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大多数人食用.由于兔肉特殊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消费潜力很大,兔肉的深加工技术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大豆蛋白对速冻水饺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168,3-2,普冰143,31-1-12和981共5个不同品种(系)的小麦粉为原料,以大豆蛋白为添加剂制作冷冻水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冷冻水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对冷冻水饺质量有显著影响,对不同品种(系)小麦粉水饺的影响不同;添加适量大豆蛋白,可使陕168,普冰143,31-1-12,981小麦粉水饺的冻裂率和烹煮损失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使3-2小麦粉水饺的冻裂率和烹煮损失率升高;添加大豆蛋白能明显改善3-2,31-1-12,981小麦粉水饺冷冻后和煮后外观、口感、耐煮性及饺子汤特征;添加大豆蛋白虽对陕168水饺口感和普冰143水饺汤特征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其他感官指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烹煮时间下青虾烹煮液中蛋白SH基、虾青素含量和烹煮液抗氧化活性及青虾肉质构的变化。研究发现,烹煮3min后,青虾烹煮液中蛋白表面和总SH基含量变化不大,但均高于未烹煮的浸泡液。烹煮令虾青素溶出,但烹煮3min后,虾青素从虾肉中析出的量并不增加。青虾肉的硬度、内聚性、弹性、耐咀性均随着烹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烹煮时间对烹煮液清除DPPH·、ABTS+·活性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青虾烹煮时间为3min左右时其硬度、内聚性、弹性、耐咀性较好,同时烹煮液中含有抗氧化活性物质,应当继续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5.
麦麸膳食纤维面条烹煮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麦麸膳食纤维于面粉中,分析其对面条烹煮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6%的80目筛的麦麸膳食纤维,0.25%的海藻酸钠,制作的麦麸膳食纤维面条具有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长江蔬菜》2011,(16):128-132
以粉藕和脆藕为对象,比较研究了水煮对其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煮对粉藕细胞的破坏程度较大;水煮后粉藕藕肉白度、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干物质、可溶性糖、VC、纤维素、果胶、总酚等指标的降低率均高于脆藕;粉藕比脆藕更适合煨汤.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烹煮时间下鲫鱼质构的变化。研究发现随烹煮时间的增加,鲫鱼的硬度、弹性及耐咀性在5min后显著升高(p<0.05),而烹煮10min后各烹煮时间之间,变化不显著。鲫鱼烹煮15min后,内聚性与未烹煮组的内聚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烹煮时间组与未烹煮组的内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鲫鱼肉烹煮10min后,其肉质构变化不显著,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将鲫鱼烹煮时间定为10min。  相似文献   
8.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2):118-124
有关我国古代饮茶方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从王褒《僮约》“烹荼尽具”之句,可知当时饮用茶叶是采用烹煮方法。但到底是如何烹煮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和原始煮茶法一样,将摘下的新鲜野茶树叶直接放到锅里去煮。如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直到唐代的江南还有人采叶煮茶,汉代当亦如此。当然也有可能是采用原始“烧茶”法,即像云南傣族、佤族那样,将鲜茶叶放在火上烧烤至叶色焦黄再投入壶中煎饮。烧茶的优点是可降低新鲜野生茶叶的苦涩和草青味,使其芬芳。还有一种可能是将茶叶在太阳光下晒干,…  相似文献   
9.
擂茶又名“三生汤”、“打油茶”,是以生茶叶(茶树鲜叶)、生姜和生米仁为主要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驱寒的良药。中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能提神祛腻,清心明目;生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