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荔枝大核品种诱导焦核结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年对青鲜素诱导荔枝大核品种焦核结果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鲜素是十分有效的焦核化诱导剂,但单一的青鲜素处理常导致严重的幼果脱落或成熟果实偏小不具商品价值等不良影响及负作用,若与BNOA、KT-30或4-CPA配合使用,在掌握好使用时间、浓度及次数的前提下,则可基本克服单一青鲜素处理产生的负作用。应用MH0.8g/L+BNOA30mg/L在雌花谢后15、25d连续喷布两次,在雪怀子品种上获得焦核率达87.5%的优质果实,而对坐果率和产量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焦核龙眼花药内游离脯氨基及其育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龙眼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1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从100条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0个可重复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例为64.1%.聚类结果将51份样品分为中国龙眼和泰国龙眼两大品种群,其中的中国龙眼品种群分为7组.结果表明,龙眼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焦核龙眼种子发育特点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目的与材料方法 龙眼的焦核性状长期以来很受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黄金松等报道(1980),选出闽焦64-1和64-2两株带焦核性状的龙眼优良单株;但发现其后代焦核性状遗传不稳定(黄金松等,1980;杨永青等,1987),影响了焦核龙眼品种的选育进程。本试验对焦核龙眼种子的发育及败育期种子的细胞组织结构特点进行观察,以期为龙眼焦核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荔枝同工酶研究及焦核机制的探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三月红、淮枝的焦核突变株系与对照株系及另2个品种(黑叶和糯米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ER)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大核三月红和焦核三月红的叶片及枝皮的PER,PPO同工酶均有区别,而淮枝上则未见明显差异;各荔枝品种及器官一般都具有各自的特异性酶谱;同一品种的幼叶与成熟叶的同工酶谱一般不完全相同,但同一品种的嫁接小苗与成年结果树的叶片同工酶谱则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7.
焦核龙眼品种白核、闽焦64—1、闽焦64—2和大核品种九月鸟为试材,研究了龙眼种子早期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种子发育前期大量的GA,被合成与积累,GA3含量随着种子发育逐渐下降。九月乌的IAA含量在花后40d达到最高,且高于3个焦核龙眼品种。九月乌(IAA+GA3)/ABA比值在花后30—40d基本不变,而3个焦核品种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花后40—60d九月乌的(IAA4-GA3)/ABA比值先降低后上升,而3个焦核品种均在上升。由此可推测焦核龙眼落果主要受到IAA和ABA的影响,焦核龙眼早期果实发育IAA含量升高将减少焦核果的落果,有利于焦核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1选育过程岭丰糯源自东莞大岭山一果园中的实生树,树龄至今约50年。该单株从1960年末开始少量坐果。到1980年,因其连年丰产、果实外形如糯米糍、焦核率高、裂果少,迟熟等优良性状为人们所重视。当地果农纷纷在该树上取压条或接  相似文献   
9.
授粉方式与疏果时期对焦核龙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去雄花套袋、自花授粉、自然异花授粉,不同时期疏果,以及花粉萌发力的测定,研究了闽焦64-1、闽焦64-2的座果和焦核率情况。结果表明:焦核品种的花粉大部分败育,花粉萌芽率均低于大核品种;焦核龙眼无单性结实特性,异花授粉是其座果所必需的;在并粒期与关公刀粒期疏大果有利于提高焦核率。  相似文献   
10.
荔枝无核和焦核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荔枝无核和焦核机理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指出大孢子发育异常无法完成受精和单性结实是导致荔枝无核的主要原因,今后对无核荔枝无核机理的研究应该着重从大孢子败育和单性结实发生分子机理的角度展开,重点阐明无核荔枝发生大孢子败育、受精被阻和单性结实的分子途径。科技界对荔枝焦核机理的研究主要从组织细胞水平、生理生化角度和分子水平进行:从细胞水平看,主要是胚乳过早解体和胚在胚囊外发育引起合子或胚早期败育,进而导致胚珠败育形成焦核;从生理生化角度看,植物内源激素、多胺、酚类物质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都与胚珠败育、焦核形成有关;从分子水平看,两条特异片段OPL-12-1 645 bp与OPL-12-722bp,可能与荔枝的焦核基因相关。认为今后对荔枝焦核机理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合子期到心形胚期,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究竟是哪些基因异常表达使合子分裂受阻、使胚乳过早解体,使球形胚、心形胚形成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