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激反应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扩大适应范围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热应激是指动物在高温的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在夏季持续的高温、高湿环境下,鸡群受热应激的影响,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肉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一定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低温伤害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人工零上低温下,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叶质膜透性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抗冷品系的上升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呼吸强度和ATP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抗冷品系下降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叶绿体Mg~(++)—ATPase活性也表现出明显抗性差异。可见,低温下叶组织的质膜透性、呼吸强度、ATP含量以及Mg~(++)—ATPase活性的变化与品系抗冷性有关。低温下呼吸强度、ATP含量与质膜透性变化呈负相关,质膜透性的变化与供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1热应激的产生家禽是恒温动物,没有汗腺,只有靠呼吸来维持正常体温。当外界温度超过27℃时,机体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各项生理功能开始紊乱,机体会产生非特异性的防御应答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应激,也可以说,当家禽处于温度超过27℃的外界环境时,机体就处于热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5.
以3个越橘品种"蓝丰"(高丛越橘)、"北陆"(半高丛越橘)和"园蓝"(兔眼越橘)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pH 5~9的条件下胁迫70d后,研究不同pH值对3种越橘组培苗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越橘组培苗的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pH值的增高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则随pH值的增高而升高。抗逆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种越橘中,"园蓝"属于耐碱性品种,"北陆"属于较耐碱品种,"蓝丰"属于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小二仙草科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Pb)尾矿液胁迫对狐尾藻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幼苗各项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a、b质量分数与Pb液处理浓度成反比,在纯Pb尾矿液处理下,叶绿素a、b质量分数较对照分别降了94%、95%,其中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在1/2浓度Pb尾矿液中,地下和地上部分干质量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数据表明,狐尾藻对Pb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可以用于被Pb污染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有关水分胁迫改变水稻生长形态、组织结构与生理代谢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试验结果间颇有差异。在以往水分胁迫的植物效应研究中,往往只讨论水分胁迫处理本身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少涉及处理前水稻生长环境的影响。至今尚未见有作物对全程和阶段性非充分灌溉反应差异的试验报道。本研究拟通过作物体对水分胁迫较为敏感的叶片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叶片气孔阻抗和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抽穗后(即阶段性)与全程非充分灌溉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为发展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荔枝蒂蛀虫对寄主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荔枝果肉、荔枝果皮的水蒸气提取物、荔枝嫩梢和龙眼嫩梢的正已烷提取物的触角电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随提取物种类不同和该虫的交配前后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交配前的荔枝蒂蛀虫对各提取物的反应差异不显著,而交配后荔枝皮提取物对雌虫的活性最大;荔枝皮和嫩梢的提取物体积混合比不同,触角的电生理活性也不同,以荔枝皮和荔枝嫩梢的提取物按体积比4:2混合后活性最大;在不同时间段,触角电生理活性变化明显,在23时到凌晨1时之间呈现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李琳  修春丽  路伟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1):2020-2027
【目的】 筛选对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雌性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植物挥发物,为黄地老虎食诱剂的研发提供候选物质【方法】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测试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对15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通过风洞试验,评价每种物质对黄地老虎雌性成虫的吸引作用。【结果】 黄地老虎雌性成虫触角对4种挥发物(癸烷、对乙基苯乙酮、2-甲基壬烷和3,3-二甲基辛烷)没有明显的EAG反应,对其余11种挥发物(1,2-二乙苯、1,4-二乙苯、丁酸丁酯、4,8-二甲基-1,3,7-壬三烯、桉叶油醇、乙酸叶醇酯、芳樟醇、β-月桂烯、壬醛、罗勒烯和β-蒎烯)的电生理反应明显,且反应程度随着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测试浓度100 μg/mL时产生最强烈的电生理反应。在风洞测试中,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对1,2-二乙苯、1,4-二乙苯、丁酸丁酯、癸烷、4,8-二甲基-1,3,7-壬三烯、对乙基苯乙酮、桉叶油醇、乙酸叶醇酯、芳樟醇、β-月桂烯、壬醛、3,3-二甲基辛烷、罗勒烯和β-蒎烯14种挥发物表现出明显的行为趋好。【结论】 筛选出对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具有电生理和行为吸引活性的植物挥发物组分。  相似文献   
10.
IAA和乙烯与NR基因的表达及相关的生长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番茄为材料,通过IAA和乙烯对番茄黄化幼苗“三重反应”、植物细胞膜透性、呼吸作用、气孔导度、蒸腾作用和细胞间CO2浓度和N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激素对乙烯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没有外源乙烯处理时,IAA抑制了乙烯的产生,使NR等受体蛋白基因处于不活跃状态;因而表现出叶片维持稳定的细胞膜透性;植株叶片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气孔导度都降低(IAA处理2h后)。在有外源乙烯处理时,乙烯与IAA诱导植株产生的内源乙烯足以诱导乙烯受体蛋白基因NR基因的大量表达,并反过来抑制了乙烯的合成;因而植株代谢表现出与乙烯相拮抗的作用,如高浓度的IAA处理(≥4mg/L)、使番茄黄化幼苗下胚轴迅速伸长,抵消乙烯对幼苗下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IAA押制乙烯引起的植株叶片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增高和促进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因此,NR基因是负调节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