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荷母树林种子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采用疏伐、施肥、钩梢三种措施。其中疏伐可提高单株种子产量75%,而单位面积上种子产量提高不显著;施肥、钩梢分别使林地上生物量提高15.92%和6.2%,种子产量提高41.18%和100.7%。以上三种措施,以钩梢处理效果最好,既矮化了树冠,便于采种,又提高了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历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作业。杉木林上层,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说明,上层抚育间伐能比下层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林分生长量。本文论述了上层抚育间伐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的机理,并提出上层抚育可应用于杉木林的首次间伐。  相似文献   
3.
柳杉人工林于24年生时,经不同带宽之行列疏伐处理后,疏伐带栽植扁柏、红桧、台湾杉、香杉4种林木,历经21 a后,目前之成活率,不同带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树种间成活率差异显著,以台湾杉最高59%,香杉最低31%。而其胸径和树高之生长,不同疏伐带间部分树种之胸径、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但树种间胸径、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保留带之柳杉胸径、树高之生长明显大于对照区,而材积现存量则对照区仍大于疏伐区。在定期平均生长方面,胸径生长在疏伐13 a后,疏伐效果已减缓;而材积生长则在疏伐7 a后即明显超越对照区。行列疏伐保留带之留存木,在疏伐后6 a间,有较严重之风害,因此建议未来进行疏伐时,留存带应该扩大宽度,建议宽度在20 m以上,以减少风害。在林下地被植物调查方面,全区共调查到97种植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达到1.78,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为0.66。在不同的疏伐处理下,保留带与对照区的种类丰富度均低于疏伐处理后的区域,反映出疏伐作业会造成不同的林下环境条件,进而影响地被植物的组成多样性。在林下天然更新树木的调查成果方面,全区共调查到66种、2 010株树木,平均植株密度为941株hm2,Shannon多样性指数达到2.92,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为0.89。在不同的疏伐处理下,天然更新树木的组成多样性已接近显著差异。天然更新树木的数量上,保留带与对照区的林木密度均显著高于疏伐区域,反映出过去的各项森林施业过程(疏伐、下木栽植、抚育等)会实质地影响到林木的天然更新状态。   相似文献   
4.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历时7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疏伐强度对人工赤松中龄林生长影响,确定了鲁中南山区人工赤松中龄林生态疏伐合理强度20-30%,为森林质量精准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湿地松线树林观测样地的多性状调查分析表明:选用树高、胸径、冠幅、感病级、树皮厚、冠形、干形可作为多性状分析的重要生状,这7个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8.1663%;入选伐木的第一主成分均值在-1.6505--2.7242间,第二主成分均值在0.512-1.2391间,第三主成分均值在-0.5491-0.209间,该母树林的疏伐强度至少在22.2%以上;确定的3个不同立地条件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疏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公嫁接种了园的郁闭度为0.6以上时,即可进行第一次疏伐疏伐强度采用无性系平均胸径、疏伐强度采用无性系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估算。去劣疏伐时,依据子代测定结果、开花吉实量、花期同步履一和母树生长势选择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母树。疏伐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生长量、开花结实量都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阐述了一种分析林分生长与密度间关系的方法。断面积生长的效应通过将林分内各层的生长量分解成依赖于密度变化和不依赖于密度变化的两部份进行了考察。这就允许将与密度有关的总生长量分解为苦干可以区别的部份。这种分解后的生长量与立木度的关系十分近似于修正的威布尔密度和分布函数。用幅射松的数据来叙述的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同龄林,而且可用于改进断面积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40年生红松母树林300、450、600、700和1 300株/hm2(对照)疏伐处理后14个性状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疏伐处理对14个性状均产生极显著影响.除枝下高外,其余性状均值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单株结实质量、树冠体积和公顷结实质量分别提高了47.79%、33.6%和28.65%.此外,不同性状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将上述性状分成3大类,分别代表了树冠、种子品质和结实性状.这3类性状在各主成分上得分值的加权和比较分析表明,孟家岗林场42年生红松母树林疏伐抚育最佳密度是450株/hm2.  相似文献   
10.
基于WF的杉木人工林交互式疏伐可视化模拟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湖南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杉木人工林为试验对象,测定林木胸径、树高、冠幅等测树因子及林木位置信息。利用WF技术,在定义林分生长模型、林分结构分析与林分疏伐模型等5种活动的基础上,利用人机交互方式,以图形形式建立了林分生长、林分结构与林分疏伐间交互的可视化工作流模型,实现了林分交互式疏伐可视化模拟。采用GDI+绘图技术与MOGRE渲染引擎技术,实现了林分结构、林分2维状态与林分3维场景的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林分生长、林分结构与林分疏伐间的交互关系得到了直观的可视化模拟,此方法面向经营者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林分疏伐前后的林分结构、2维状态与3维场景得到了形象与逼真的模拟。应用交互式疏伐可视化模拟技术,可实现林分疏伐过程、效果以及林分未来状态的可视化模拟,实现对林分疏伐的实时监管,提高林分疏伐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