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1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332篇
基础科学   22篇
  149篇
综合类   2747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1377篇
园艺   611篇
植物保护   71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拮抗菌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新型平板对峙筛菌模式来模拟复杂条件下拮抗菌的拮抗作用,以期得到稳定的拮抗菌;并指出应从定植能力和根际微生物影响方面对拮抗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此外,提出未来对拮抗菌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探究应从表型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以期能成功从源头找寻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槟榔芋软腐病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槟榔芋软腐病进行生物防治,从槟榔芋根际土壤分离出53株细菌,经离体球茎拮抗筛选,获得9株对槟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拮抗菌的拮抗机制分析表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不是由于产生次生抑菌物质引起的,这种拮抗方式不会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突变,因此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袁宗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34-37,40
通过平板对峙法、滤纸片法、牛津杯法对6种食用菌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并观察了细菌菌落表征性状;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了JL-B16、JL-A07、JL-B05、JL-B11、CT-B19、CT-B01、CT-B04-1、CT-A16等8株具有初步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复筛出4株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菌株编号分别是JL-B05、JL-B16、CT-A16、JL-A07;4株内生拮抗细菌菌株分属于2属3种,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该研究为内生拮抗细菌开发、防病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4.
草莓根部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现象日趋普遍,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介绍了草莓的几种主要根部病害,包括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和青枯病的危害症状、致病病原菌及传播方式,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植物-病原菌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Sequeira(1978)的定义,"植物一病原物识别(recognition)是发生在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早期的一种特定事件(specific event),可以启动(trigger)寄主多方面的快速反应,其后果或是促进、或是抑制病原物的进一步生长(即互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定义规定了"识别"的3个主要特征:(1)"制动"作用,识别相当于互作的"开关"或"制动器".  相似文献   
7.
广西香蕉叶斑病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
在体外试验中 ,针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 ,分别使用头孢氨苄和蒽诺沙星作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蒽诺沙星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头孢氨苄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抑菌环直径和平均最低抑菌浓度 (MIC)分别为 ( 2 7 3± 1 4 4 )mm和( 0 3 3± 0 0 9) μg/mL ,对链球菌则分别达到 ( 2 5 92± 2 5 2 )mm和 ( 1 5 9± 1 1 9) μg/mL ,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16S rRNA基因的特点,阐述其用于病原菌分类鉴定的基本原理,综述其在兽医病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大悟县的板栗栽培面积1.8万hm2 ,年产量达 80 0万kg ,产值达 4 0 0 0万元 ,是山区县的支柱产业。由于果农有在野生板栗上改接板栗建园的传统习惯 ,目前野改板栗占了较大比重 ,加之建园后管理粗放 ,板栗枝枯病片状发生严重 ,引起枯枝落叶 ,树势衰弱 ,产量锐减。为此 ,1999~ 2 0 0 1年对该病害进行了调查与防治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地设置在大悟县宣化镇板栗园设 3个观察点 ,面积为 1hm2 ,树龄 12~ 15年生 ,每点 10株 ,观察板栗枝枯病发生及为害。采集病原物带回切片镜检 ,观察病原菌形态和发育过程。1.2 媒介昆虫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