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高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由于受自然地理、水文、气候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 ,高明市洪涝灾害较频繁 ,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 1)高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貌状况使得该区域在汛期发生洪涝的机会很大。高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与粤西山区的结合部 ,东部为平原 ,西部为山区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江从高明市东部边境流过 ,支流高明河纵贯全市东西。高明河在西江出口处修建的沧江水闸 ,主要作用是防止汛期西江洪水倒灌流入高明河。然而每到汛期 ,西江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 ,这期间高明市境内一有暴雨即发生“雨洪相碰” ,此时…  相似文献   
2.
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指:保证矿井在生产期间,系统各环节、生产系统正常工作,井下各用风地点合格配风,防止井下灾害事故发生的能力。如果丧失其能力或其不能足以保证正常生产,就可称作故障。矿井通风系统可靠与否,主要取决于系统中通风网络、风路、风流、主扇风机、通风构筑物等运行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瓦斯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却多次发生在装备有矿井安全系统的国有重点煤矿中,伤亡多人,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采矿行业发展迅速,在矿井井下作业中,提升机作为矿井运输物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大型的提升物资机械装置,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本文主要讲述的是矿井提升机的PWM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PWM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湘煤集团兴源矿业公司属国有控股矿山企业,其下由三个矿井组成,即伍家冲矿井,觉光寺矿井,周家坳矿井。三矿井位于耒阳市白沙矿区的南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介绍了该矿区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并对矿区涌水量进行预测,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价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各类矿井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矿井地质工作的保驾护航。矿井地质工作不仅可以保障矿井生产的安全,而且在资源的开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讲解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重点强调矿井地质工作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煤矿生产中煤矿的开采尤为常见,但是在开采过程中经常性的发生诸多意外事故,尤其以软岩矿井巷道顶板所发生的事故最为常见。在顶板的承载能力下,巷道的顺利挖掘以及安全保障均很重要,所以,文章对软岩矿井巷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在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了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煤炭大国,在矿井开采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矿井突水较为严重。为了更好地避免煤矿开采中矿井突水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文章在分析矿井突水的来源与矿井突水的征兆,进一步分析矿井突水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技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就必须采用多种现代化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建立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大型开放式分布控制系统,形成全矿井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综合调度指挥,以保证对全矿井安全状况和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使矿井高效集中生产,达到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矿井整体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节点接入切换机制和路由技术是井下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根据矿井环境的特点,改进移动节点入网接入方式,提出移动节点地址分配的新方案。该方案中移动节点的地址不由协调器分配,在入井前由程序直接设定,且不随位置的移动而改变。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移动节点入网成功率,减少了端到端的延时和丢包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