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明娟  连海兰  李涛 《林产工业》2012,39(2):31-34,40
麦草碱木素是我国造纸工业重要的剩余物,但是麦草碱木素的结构决定了其反应活性较低,从而使其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笔者根据麦草碱木素的特点分别对比超声破碎仪不同的超声条件(时间:10、20、30、40min;振幅:60、80、100)和不同的溶液质量比(100:0,60:1,20:1)对麦草碱木素的活化效果,并探索用活化后的木素代替部分苯酚(10%、20%、30%、40%)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可显著提高酚羟基的含量。超声波作用时间在20min、振幅80、溶液质量比20:1时效果相对较好。经过超声波活化的木素按20%的量替代苯酚制备LPF,压制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都达到国家Ⅰ类胶合板的要求,并能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PF)胶黏剂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水平管式炉热解制取含有机结合态钠和无机态钠的木质素半焦,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和热重分析仪(TG)对半焦的形貌、元素分布及气化特性进行研究,借助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考察2种状态钠对木质素半焦气化反应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制焦温度由400℃增加到800℃,结合态钠木质素半焦表面出现大量鼓泡,半焦表面钠元素相对含量由5.36%增加到15.72%,半焦的CO_2和水蒸气气化碳转化率分别增加30%和20%;无机态钠催化木质素实验结果与结合态钠木质素相反。反应温度低于600℃时,结合态钠与木质素半焦反应主要为—CO_2Na与半焦反应;反应温度600~800℃范围内,主要为—CO_2Na和—CONa与半焦反应;当温度高于800℃时,主要为—CONa与半焦反应。  相似文献   
3.
甘草渣中碱木质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般碱法从甘草渣中提取木质素,以水浴温度、恒温时间、碱液用量、碱液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40℃、恒温时间2.5h、碱液浓度0.8mol/L、碱液用量30 mL/g,木质素的提取率为4.88%.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分别为5.43%、3.18%、2.43%.  相似文献   
4.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AL-PVA-U-F)交联薄膜,分析碱木质素(AL)和交联剂甲醛(F)的加入量对氮元素缓释的影响,研究薄膜对氮元素的缓释机理,并采用XRD和FT-IR-ATR方法分析薄膜的结晶度和化学结构,结果显示碱木质素的加入可降低薄膜中氮元素的缓释速率,使氮元素达到释放平衡的时间增大,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质量比5∶5时复合薄膜192 h时达到释放平衡,释放平衡时间最长,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最大为77.73%。加入适量的甲醛交联剂使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线性和网状结构交互从而使薄膜中氮元素缓释减慢。与共混薄膜(ALPVA-U)相比,甲醛的交联作用使薄膜的结晶度降低。薄膜的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曲线呈"S"型趋势,Ritger-Peppas模型和2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6 3和0.950 9,Ritger-Peppas模型中n为0.816 7,说明氮元素释放规律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和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甲醛作为交 联剂、添加硫酸钾和硫酸镁制备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采用FTIR-ATR 方法测定缓释膜肥的化 学结构,并用淋溶实验检验缓释膜肥对钾、镁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1)缓释膜肥在3 260 cm-1 左右的峰变小变宽, 1 332.57 cm-1 处吸收峰消失,1 145.51 ~983.52 cm-1 范围内吸收峰变大,说明碱木质素、聚乙烯醇经甲醛交联有化 学反应发生。2)与纯PVA 交联薄膜相比,碱木质素的加入不利于钾的缓释,而适量的碱木质素有利于镁的缓释, 碱木质素加入量可达20%。随着甲醛加入量的增大,钾累积释放率减小;适量甲醛有利于镁的缓释,但随着甲醛加 入量的增大,缓释膜肥对镁的缓释性能降低。对镁的缓释,甲醛的合适加入量为3.59%。缓释膜肥对钾的缓释主 要是分子结构的物理阻挡作用,而镁缓释除了物理阻挡作用还有木质素的螯合作用。3)对缓释膜肥的动力学试验 数据进行拟合,钾缓释的4 种模型拟合程度都很高,其中Higuchi 模型拟合程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94 1,说明钾缓 释行为遵循Fick 扩散。镁缓释模型中Ritger-Peppas 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74 2,其缓释指数(0.5 n1.0)表明镁缓释行为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代替10%~25%的聚醚多元醇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合成了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通过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别分析了碱木质素质量分数对泡沫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木质素代替15%多元醇时,其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力学强度可以达到工业硬质聚醚型聚氨酯泡沫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从造纸黑液中提取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以脱色率为指标检测其对酸性黑ATT、酸性橙GG和酸性红B的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0.1 g/l酸性黑ATT溶液,pH为2,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使用浓度在0~3 500 mg/l范围内时,脱色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使用浓度为2 884 mg/l时,在pH为1~4范围内,脱色率随pH降低而增加。酸性橙GG和酸性红B也有类似的规律。由上述结论结合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和酸性染料的结构特点,认为絮凝过程先是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中的铵离子与酸性染料中的磺酸根之间氢键吸引,然后染料间产生"架桥"现象,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碱木质素分子继续网捕和卷扫脱除染料。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微波辐照下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初步确定合成条件为:温度75℃,反应时间25min,不加催化剂(微波可替代催化剂)。并用酸性黑ATT染料溶液对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投加量为600mg/L、pH值在1-2.5之间时,苴对0.15g/L酚件里ATT的脯俪蜜招讨90%.  相似文献   
9.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了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检测其絮凝和分散性能。结果表明: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表面张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表面张力为63.64 mN/m,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效果不明显;对碳酸钙颗粒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能,可以将其作为阻垢剂使用;对酸性染料酸性红B和酸性橙GG均有脱色作用,且对酸性橙GG的脱色率更高;质量浓度为300 ~500 mg/L、pH值不高于3时,对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高岭土胶体颗粒悬浮液具有絮凝沉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碳酸钠催化碱木质素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碳酸钠对碱木质素的热解行为及其动力学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钠的存在影响到碱木质素的解聚或"玻璃化转化",使热重曲线向低温侧移动,并对焦炭的形成具有促进效果。加入碳酸钠后碱木质素热解的DTG曲线由原来单峰变为一大一小两个峰。采用Coats-Redfern法对热失重过程的数据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碱木质素的热解为两段连续一级反应过程,碳酸钠使两段一级反应的转折点向低温区移动。碳酸钠对碱木质素热解的低温阶段有促进效果而对高温阶段有抑制作用。添加碳酸钠后碱木质素的主热解区活化能降低,有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