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应用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使用低浓度磷化氢间歇熏蒸大米保鲜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磷化氢自1936年被证实对储粮害虫有良好的熏杀效果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我国自1965年自行研制、生产和应用磷化铝以来,已有40多年的历史。磷化氢是目前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熏蒸剂,甚至难以用其他熏蒸剂代替。目前我国对高大平房仓依旧采用磷化氢熏蒸除虫,但是由于投药的不规范以及害虫的抗药性,作业人员需要重复投药,操作过程繁琐,一些地区在使用一般剂量不能把害虫杀死时,不是从提高环境的气密性等方面进行改进,而是盲目增大用药量,结果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杀死害虫,而且使害虫对磷化氢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中央储备粮安阳直属库在杀虫方面,本着高效率、长时间的原则,进行了膜下熏蒸杀虫试验和非膜下熏蒸试验对比,充分地了解和认识熏蒸杀虫技术,达到安全、经济、有效防治储粮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立筒仓磷化氢环流熏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探讨了生产中利用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对立筒库群进行熏蒸的方法和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对于立筒仓这类深粮层仓型熏蒸杀虫有很好的效果。对仓内的主要害虫有较好的杀死作用;但由于仓房气密性、环流方法和设备性能等因素的影响,操作不当就不能彻底杀死某些局部虫害或不久又再次发生害虫危害,影响整体熏蒸效果。  相似文献   
5.
Garry  VF 梁权 《粮食储藏》1994,23(4):45-49
曾经在6个星期至3个月前接触过磷化氢、一般粮食熏蒸剂以及既接触过磷化氢又接触过其他杀虫剂的熏蒸剂施用人员,其稳定的染色体重排现象显著增多。这种易位首先出现在G─环淋巴细胞。不大稳定的变型,包括染色体中间缺失和染色体缺口,只在施药季节明显增多,以后则并非如此。在熏蒸期间,测出所接触空间的磷化氢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由于磷化氢也在片屑加工中使用和可在处理垃圾中产生,必须考虑对它有更广泛的接触和对健康有长期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磷化氢杀虫不彻底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群红 《粮食储藏》1993,22(3):38-40
写在前面的话磷化氢由于其残留低,渗透性强,成本低,操作简便而被广泛用作储粮熏蒸杀虫剂。但近年来,各地纷纷反应,发现了磷化氢杀虫不彻底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呢?是这些储粮害虫对磷化氢已产生抗性了吗?磷化氢还能否作为主要的储粮熏蒸杀虫剂呢?有关它的研究目前已普遍受到重视,我刊也陆续收到一些有关方面的探讨性文章。为了使这一问题能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我们特将此列为一个专题展开讨论,欢迎各地保粮工作者积极参予,踊跃投稿。编者  相似文献   
7.
用10%(v/v)硫酸解吸农产品中残留的磷化氢方法可靠,简便易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DX——102柱检测磷化氢快速准确。灵敏度为5.16×10~10mv·s·g~(-1),最小检出量为4.46×10~(-7)mg。  相似文献   
8.
9.
周诚  赵中原 《粮食储藏》1994,23(1):8-13
本试验在21%、17%、14%、11%、8%、5%、2%七组氧浓度和0.025、0.020、0.015、0.010、0.005mg/1五组磷化氢剂量条件下,对赤拟谷盗、锯谷盗、谷蠹三种成虫进行了毒杀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所选择的磷化氢剂量区间内,随氧分压的降低,杀虫效果呈增高趋势;当氧分压降低致11%—5%区间时,低氧分压对磷化氢杀虫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二者呈线性关系。在本试验所选择的氧分压范围内,随磷化氢剂量的增高,杀虫效果增加。对三种仓虫在低氧低磷化氢剂量条件下的毒力回归方程、LD60值、LD95值及增效指数的数理统计结果表明,把磷化氢剂量保持在0.030~0.054mg/1,氧分压保持在11%—8%的区间内,是一组技术经济性较强的双低储粮技术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10.
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磷化氢(PH3)对储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卵、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并选用PH3间歇熏蒸以及PH3与气调交替处理等措施对嗜卷书虱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嗜卷书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3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各虫态有不同的致死效果。对卵而言,24、72和120 h熏蒸处理的LC50分别为0.137、0.045和0.035 mg/L;而24 h熏蒸处理对若虫的LC50在4.285~7.364 μg/L之间,对成虫的LC50为20.404 μg/L;采用25 μg/L的PH3进行24 h熏蒸处理,间隔10 d后再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熏蒸处理,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采用PH3 (12 μg/L)和气调(体积比例为35% CO2,1% O2,64% N2)交替处理能够延缓嗜卷书虱种群抗性的发展,交替处理3~5次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