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业与生态》2011,(11):12-12
铁皮石斛,俗称吊兰,是兰科石斛属植物,有很好的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明目清热、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早在14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和400多年前的《本草纲目》等古典中药书籍中,就将铁皮石斛列为药材之中的上品。  相似文献   
2.
桑叶,除了可以用于饲养桑蚕之外,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早已在民间广泛应用。自古以来,作为长生不老的妙药,6世纪初就被当作养生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当中。《神农本草经》称桑叶为“神仙叶”。李时珍巨著《本草纲目》赞誉“桑,东方之神木也。止消渴”。《中药大辞典》明确注明“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灵芝的子实体。上古时期称为“瑶草”、“瑞草”;《神农本草经》称为“神芝”;秦时称为“还阳草”;东汉称为“灵草”……。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它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求得温饱.更多关注的是营养和食品安全。食用菌作为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理想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早在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800多年前在浙江西南部已开始栽培香菇.200多年前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草菇。我国对药用菌的利用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10多种真菌。  相似文献   
5.
土元,又名地鳖、土鳖虫、庶虫等,为鳖蠊科昆虫地鳖和冀地鳖的千燥全体.该品以雌虫入药,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味成、寒,有毒.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主要用于妇血瘀经闭、症瘕腹痛、跌打损伤及瘀血肿痛等.近代研究表明地鳖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报道称它对肿瘤也有一定疗效,为常用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6.
栀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木丹,列为中品,《名医别录》称作越木桃。《药性论》始称山栀子,又称山栀、生山栀子。现以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入药,其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清热利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血痢、尿血、热毒疫病、扭伤肿痛等症。  相似文献   
7.
戴云树 《中国蜂业》2009,60(6):28-28
在蜜蜂养殖中,为了节省蜂病治疗费用,不妨使用黄连。一、黄连的作用黄连属于名贵的中药材。据《神农本草经》和古今医学家著述,黄连主含小蘖碱(即黄连素),又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已碱(即棕榈碱、巴马亭碱)、药根碱(雅托碱)、非洲防已碱(古伦安碱),  相似文献   
8.
方剂的配伍,主要是《神农本草经》上所说的“七情合和“。所谓七情,根据该书的记载,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多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诸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之。从这些记载上,我们可以知道古人在实践中,早已认识到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了。  相似文献   
9.
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183;),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183;)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的补益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明珍谓“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具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益气活血、升阳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毒等功效。  相似文献   
10.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别名北细辛、细参、烟袋锅花。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凉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症。近几年呈现市场销量逐年增长、价格逐年攀升之势。随着经济效益的扩大,人们对其研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断深入。众多试验表明,细辛及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菌、驱虫功效,对其开发利用逐步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